“身已棲巖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已棲巖壑”全詩
奉祠方德庇,次對復恩光。
政爾為舟楫,如何壞棟梁。
紼謳爭點筆,衰謝獨難忘。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挽陳丞相》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陳丞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陳丞相
身已棲巖壑,公初冠廟堂。
奉祠方德庇,次對復恩光。
政爾為舟楫,如何壞棟梁。
紼謳爭點筆,衰謝獨難忘。
譯文:
我已經隱居在山谷中,而你最初卻登上了廟堂。
供奉方才的廟宇,次第傾吐復仁慈之光。
你治理國家如同舟楫,怎么會毀壞了棟梁之基?
人們紛紛吟詠歌頌你,爭相點贊你的功績,你的衰謝獨自難以忘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曾幾挽詞的一部分,用以悼念陳丞相。詩人以自然山谷與廟堂之間的對比,表達了陳丞相從政初期的榮耀和功績,以及后來的衰謝和被遺忘之感。
詩的開頭,詩人自比為隱士,棲身在巖壑之中,與陳丞相最初的登上廟堂形成鮮明的對照。陳丞相最初冠絕廟堂,成為了國家的重要人物。接下來,詩人提到陳丞相的功績得到了廟宇的供奉,表明他為國家和人民所做的貢獻被神圣和尊崇地對待。
然而,詩中也暗含了一絲憂慮。詩人用舟楫和棟梁比喻陳丞相的執政,意味著他是國家的棟梁之才。詩人擔心陳丞相的政績和聲名可能會出現問題,使得國家繁榮的基石岌岌可危。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陳丞相的懷念和感慨。紼謳指的是吟詠歌頌,詩人說人們爭相吟詠陳丞相的功德。衰謝獨難忘,則表明陳丞相的衰老和衰退在人們心中無法被遺忘。詩人以此抒發了對陳丞相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挽陳丞相》通過對陳丞相的贊美和憂慮,展現了權力的輝煌和脆弱,以及人們對偉大人物的敬仰和懷念之情。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感人的詩詞作品。
“身已棲巖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hén chéng xiàng
挽陳丞相
shēn yǐ qī yán hè, gōng chū guān miào táng.
身已棲巖壑,公初冠廟堂。
fèng cí fāng dé bì, cì duì fù ēn guāng.
奉祠方德庇,次對復恩光。
zhèng ěr wèi zhōu jí, rú hé huài dòng liáng.
政爾為舟楫,如何壞棟梁。
fú ōu zhēng diǎn bǐ, shuāi xiè dú nán wàng.
紼謳爭點筆,衰謝獨難忘。
“身已棲巖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