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汀洲政起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鷺汀洲政起予”全詩
渴雨溪流妨進艇,得晴山路稱騎驢。
滿林霜著春相似,半嶺云橫雪不如。
匹馬四方男子事,饒陽況不是吾盧。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
朝代:宋代,
作者:曾幾。
內容:客情厭楚卻思吳,
白鷺汀洲政起予。
渴雨溪流妨進艇,
得晴山路稱騎驢。
滿林霜著春相似,
半嶺云橫雪不如。
匹馬四方男子事,
饒陽況不是吾盧。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曾幾在旅途中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描述了詩人離開了楚地,卻思念吳地。他站在汀洲上,看到了白鷺飛翔,心中涌起了政治志向。然而,渴雨使得溪流漲水,妨礙了行船的進程。當天晴時,他選擇走山路,騎著驢子前行。滿林的霜使得景色與春天相似,而半山的云卻橫在雪上,不如這樣的景色美麗。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四方奔波,處理男子間的事務,卻不能如愿以償,這里的饒陽可能指的是地名或特定的情境,不是詩人自己的姓氏盧。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心境,展現了對故土的思念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人以客情厭楚、思念吳地為開篇,表達了離鄉背井的感嘆和思鄉之情。接著,他在汀洲上看到白鷺飛翔,心中涌起政治志向,展示了他對社會和政治的關注。然而,渴雨導致溪流漲水,妨礙了行船的進程,這或許可以理解為詩人在追求理想時遇到了困難和阻礙。盡管如此,詩人依然選擇行走山路,騎著驢子前行,展現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未來的希望。最后,詩人以滿林的霜和半山的云雪作對比,表達了對美麗景色的追求和對現實景色的不滿,也暗示了他對理想境界的向往。詩的結尾,詩人抒發了對事務的憂慮和對現實的不滿,表達了他在四方奔波中的困惑和無奈。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手法,抒發了詩人對故土的思念、對政治的關注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示了他在紛繁世事中的矛盾心境和對未來的期望。
“白鷺汀洲政起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 qú dào zhōng xī liú bù tōng quán jiā zūn lù
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
kè qíng yàn chǔ què sī wú, bái lù tīng zhōu zhèng qǐ yǔ.
客情厭楚卻思吳,白鷺汀洲政起予。
kě yǔ xī liú fáng jìn tǐng, dé qíng shān lù chēng qí lǘ.
渴雨溪流妨進艇,得晴山路稱騎驢。
mǎn lín shuāng zhe chūn xiāng sì, bàn lǐng yún héng xuě bù rú.
滿林霜著春相似,半嶺云橫雪不如。
pǐ mǎ sì fāng nán zǐ shì, ráo yáng kuàng bú shì wú lú.
匹馬四方男子事,饒陽況不是吾盧。
“白鷺汀洲政起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