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病元非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似病元非病”全詩
殘僧六七輩,敗屋兩三間。
野外無供給,城中斷往還。
同參木上座,與汝住茶山。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寓廣教僧寺》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廣教僧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似病元非病,求閒方得閒。
殘僧六七輩,敗屋兩三間。
野外無供給,城中斷往還。
同參木上座,與汝住茶山。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僧人尋求寧靜和閑暇的心情。他似乎有些病痛,但并非真正的疾病,他渴望找到寧靜的地方,以獲得一些空閑時光。在僧寺中,只剩下殘存的六七代僧人,住著兩三間破敗的房屋。在野外,無法得到供給,城市中斷了往來。他與另一位僧人一同參拜高僧的座下,并與這位僧人一起住在茶山。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僧人的生活狀況。作者通過描寫僧寺的殘破和僧人的凋敝,以及城市與野外之間的隔絕,展現了一種禪宗思想下的生活態度。詩中的“似病元非病”一句,抒發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追求寧靜的決心。他希望通過尋找較為僻靜的地方,遠離塵囂和繁忙的都市生活,以達到心靈的寧靜和自我修養。
詩中的“同參木上座,與汝住茶山”一句,意味著作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侶和一個安靜的居所。參拜木上座,即高僧,表明作者在修行上尋求指導和啟迪。而與另一位僧人一同住在茶山上,則意味著作者能夠與自然相融合,享受寧靜的茶山生活。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僧人追求寧靜與自由的內心世界。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于心靈追求和生活態度的思考,具有一種超越現實的禪意。這首詩詞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的境界,引發人們對于內心世界和自由生活的思考。
“似病元非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guǎng jiào sēng sì
寓廣教僧寺
shì bìng yuán fēi bìng, qiú xián fāng dé xián.
似病元非病,求閒方得閒。
cán sēng liù qī bèi, bài wū liǎng sān jiān.
殘僧六七輩,敗屋兩三間。
yě wài wú gōng jǐ, chéng zhōng duàn wǎng huán.
野外無供給,城中斷往還。
tóng cān mù shàng zuò, yǔ rǔ zhù chá shān.
同參木上座,與汝住茶山。
“似病元非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