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松屢見無如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怪松屢見無如此”全詩
若遇風雷宜守護,恐生頭角便飛騰。
秋聲繞殿隨齋磬,夜影侵廊對佛燈。
韋偃畢宏今不在,欲求人畫有誰能。
分類:
《觀音院怪松》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音院怪松》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怪松屢見無如此,
每度來觀說向僧。
若遇風雷宜守護,
恐生頭角便飛騰。
秋聲繞殿隨齋磬,
夜影侵廊對佛燈。
韋偃畢宏今不在,
欲求人畫有誰能。
詩意:
這首詩以觀音院的一棵奇特的松樹為主題。作者描述了這棵松樹的特殊之處,并與觀音院的僧人交談。詩人認為如果這棵松樹遇到風雷,應該要加以保護,因為它可能會生長出突出的枝葉并騰飛上天。在秋天,松樹的聲音環繞在殿宇中,與僧人的齋戒鐘聲相呼應;在夜晚,松樹的影子侵入廊道,與佛燈相對。最后,詩人感嘆大畫家韋偃和畢宏已經不在人世,想要尋求有誰能夠畫出這棵松樹的真實形象。
賞析:
《觀音院怪松》通過描繪一棵奇特的松樹,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無窮的變化。松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堅韌不拔、壽命長久和高潔的品質。詩人通過將松樹與觀音院和僧人聯系在一起,表達了人與自然相互關聯的思考。詩中的風雷象征著外界的挑戰和考驗,而松樹的成長和騰飛則象征著人的內心奮斗和超越。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寄托了詩人對人類命運和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此外,詩人對已故的大畫家韋偃和畢宏的追憶,也增加了一絲凄美的情感色彩。他們已經離世,無法再為世人創作出這棵松樹的真實形象,這也反映了歲月更迭和人事變遷的無情。
總之,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描繪一棵奇特的松樹,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也流露出對已故畫家的懷念之情,具有一定的哲理和情感內涵。
“怪松屢見無如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yīn yuàn guài sōng
觀音院怪松
guài sōng lǚ jiàn wú rú cǐ, měi dù lái guān shuō xiàng sēng.
怪松屢見無如此,每度來觀說向僧。
ruò yù fēng léi yí shǒu hù, kǒng shēng tóu jiǎo biàn fēi téng.
若遇風雷宜守護,恐生頭角便飛騰。
qiū shēng rào diàn suí zhāi qìng, yè yǐng qīn láng duì fó dēng.
秋聲繞殿隨齋磬,夜影侵廊對佛燈。
wéi yǎn bì hóng jīn bù zài, yù qiú rén huà yǒu shuí néng.
韋偃畢宏今不在,欲求人畫有誰能。
“怪松屢見無如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