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僧入杳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隨僧入杳冥”全詩
風埃愁客路,鐘鼓喜禪扃。
下馬穿蒙密,隨僧入杳冥。
俗襟如見濯,試為瀉銅瓶。
分類:
《宿隆平精舍》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隆平精舍》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文同。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木羅青蓋,
雙峰敞翠屏。
風埃愁客路,
鐘鼓喜禪扃。
下馬穿蒙密,
隨僧入杳冥。
俗襟如見濯,
試為瀉銅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隆平精舍過夜的景象,呈現出靜謐和寧靜的氛圍。詩人在夜晚來到這座精舍,身處茂密的樹林之中,樹木繁茂,形成了綠色的天篷。兩座山峰高聳入云,如一道開放的翠屏。微風吹起塵埃,讓旅人感到憂愁和疲憊的旅途。然而,遠處傳來了鐘聲和鼓聲,象征著禪宗的喜悅和寧靜。詩人下馬穿過茂密的樹林,跟隨僧人進入了神秘的深處。他感到塵世的煩惱如同被洗凈一般,如同水倒入銅瓶一般清澈純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隆平精舍的夜晚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與禪意的向往。詩中的自然景物與佛教元素相結合,展示了詩人在禪修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心靈寧靜和解脫。綠樹、山峰、風聲、鐘鼓等形象的運用,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詩人通過與自然的融合,達到舒緩疲憊心靈的目的。最后的比喻"試為瀉銅瓶"表達了詩人對解脫的渴望,希望能夠洗凈塵世的雜念,達到心靈的純凈。
整首詩詞以平實、幽靜的語言展示了禪修的境界,通過與自然的融合,表達了對心靈寧靜的向往。這首詩詞在描繪景物的同時,也融入了作者對人生、修行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感悟。
“隨僧入杳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lóng píng jīng shè
宿隆平精舍
wàn mù luó qīng gài, shuāng fēng chǎng cuì píng.
萬木羅青蓋,雙峰敞翠屏。
fēng āi chóu kè lù, zhōng gǔ xǐ chán jiōng.
風埃愁客路,鐘鼓喜禪扃。
xià mǎ chuān méng mì, suí sēng rù yǎo míng.
下馬穿蒙密,隨僧入杳冥。
sú jīn rú jiàn zhuó, shì wèi xiè tóng píng.
俗襟如見濯,試為瀉銅瓶。
“隨僧入杳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