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沙起黃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沙起黃磧”全詩
高沙起黃磧,四望如一鋪。
上馬低便面,據鞍兀長途。
日晚過潼關,行客亦已疏。
守吏索姓名,沸亂如蟲蛆。
兩目不可開,說之使自書。
夜至閿鄉縣,僮仆相欷噓。
困定即洗濯,泥土捫短須。
草草具盤飧,零落飯與蔬。
恨無姜少府,為膾黃河魚。
分類:
《閿鄉值風》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閿鄉值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文同。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烈風吹華陰,古槐若長呼。
高沙起黃磧,四望如一鋪。
上馬低便面,據鞍兀長途。
日晚過潼關,行客亦已疏。
守吏索姓名,沸亂如蟲蛆。
兩目不可開,說之使自書。
夜至閿鄉縣,僮仆相欷噓。
困定即洗濯,泥土捫短須。
草草具盤飧,零落飯與蔬。
恨無姜少府,為膾黃河魚。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烈風吹著華陰,古槐仿佛在長吟。
高沙興起黃色沙丘,四面遠望如一塊鋪展開來。
上馬低頭面朝前,坐在馬鞍上獨自踏上漫長的旅途。
太陽逐漸落山,過潼關的行人也漸漸稀少。
守衛官員索要姓名,喧囂嘈雜如同蟲蛆。
眼睛無法睜開,只能讓人自己書寫。
夜晚到達閿鄉縣,仆人相互竊竊私語。
筋疲力盡時洗滌身體,泥土間摸索著短而扎人的胡須。
匆忙準備簡單的晚餐,零落的飯菜和蔬菜。
遺憾沒有姜少府的廚師,為我烹制黃河的美味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旅途中的風景和行人的遭遇,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艱辛。烈風吹動著華陰的景色,古老的槐樹仿佛在長吟,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高高的沙丘像黃色的碎布鋪展開來,四面遠望一片荒涼。行人騎在馬上,面對長途艱辛,抬頭望去,視線低垂。太陽漸漸西沉,過潼關的行人也漸漸稀少,只剩下守衛官員,喧囂嘈雜,索要行人的姓名,人群如同蠕動的蟲蛆。在這喧囂中,作者無法睜開眼睛,只能讓人自己書寫。夜晚到達閿鄉縣,仆人們相互竊竊私語,作者疲憊不堪,洗滌身體,摸索著短而扎人的胡須。匆忙間準備簡單的晚餐,零落的飯菜和蔬菜。作者遺憾地想起姜少府的廚師,他們能為他烹制黃河的美味魚,與現實的簡單飯食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色和行人的遭遇,抒發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中使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對比,展示了旅途的壓力和艱辛,并表達了對家鄉和美食的思念和渴望。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寫景描寫的細膩和情感的真摯。作者通過烈風吹動的華陰景色和古槐的呼吟,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受到旅途的艱辛和孤獨。描寫高沙和黃磧時,作者運用了形容詞的堆砌,使景物顯得荒涼而遼闊。行人低頭面朝前的形象,傳遞出疲憊和無奈。而在夜晚到達閿鄉縣后,作者通過洗滌和摸索短須的描寫,展示了行人的疲憊和勉強維持日常生活的狀態。最后,作者對美食的渴望與現實的簡單飯食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旅途景色和行人遭遇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艱辛,同時也體現了對家鄉和美食的思念和渴望。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和情感沖擊。
“高沙起黃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xiāng zhí fēng
閿鄉值風
liè fēng chuī huá yīn, gǔ huái ruò zhǎng hū.
烈風吹華陰,古槐若長呼。
gāo shā qǐ huáng qì, sì wàng rú yī pù.
高沙起黃磧,四望如一鋪。
shàng mǎ dī biàn miàn, jù ān wù cháng tú.
上馬低便面,據鞍兀長途。
rì wǎn guò tóng guān, xíng kè yì yǐ shū.
日晚過潼關,行客亦已疏。
shǒu lì suǒ xìng míng, fèi luàn rú chóng qū.
守吏索姓名,沸亂如蟲蛆。
liǎng mù bù kě kāi, shuō zhī shǐ zì shū.
兩目不可開,說之使自書。
yè zhì wén xiāng xiàn, tóng pú xiāng xī xū.
夜至閿鄉縣,僮仆相欷噓。
kùn dìng jí xǐ zhuó, ní tǔ mén duǎn xū.
困定即洗濯,泥土捫短須。
cǎo cǎo jù pán sūn, líng luò fàn yǔ shū.
草草具盤飧,零落飯與蔬。
hèn wú jiāng shào fǔ, wèi kuài huáng hé yú.
恨無姜少府,為膾黃河魚。
“高沙起黃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