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底秋陰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絕底秋陰重”全詩
有時臨縹緲,盡日對嵯峨。
絕底秋陰重,危層晚照多。
無由從隱者,空自愧云蘿。
分類:
《揖山閣》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揖山閣》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問此孤高,
蒼蒼欲上摩。
有時臨縹緲,
盡日對嵯峨。
絕底秋陰重,
危層晚照多。
無由從隱者,
空自愧云蘿。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高山的向往和思考。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當人們面對如此孤高的高山時,內心是否會感到渺小?他觀察到高山蒼蒼挺立,似乎要直沖云霄。有時候,他靜靜地站在高山之巔,遠眺著藍天白云,度過整個白天。高山的秋天總是陰沉沉的,而山峰的層層疊疊的輪廓被晚霞映照得更加美麗。詩人無法像隱居的山人一樣自由自在地隱匿于高山之間,他只能空自愧疚地仰望著那茂密的云蘿。
賞析:
《揖山閣》通過對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高山的敬仰和自身的無奈。詩中使用了蒼蒼、摩、縹緲、嵯峨等形象生動的詞語,展示了高山的雄偉和壯麗,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山的崇高。詩人通過對山的描述,也暗示了自身的小微和無力。他無法像山一樣自由自在地存在,而是被現實所束縛,只能空自愧疚地仰望著高山。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和無奈之情。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深沉的情感,也可以從中得到對自然和人生的反思。
“絕底秋陰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shān gé
揖山閣
yī wèn cǐ gū gāo, cāng cāng yù shàng mó.
一問此孤高,蒼蒼欲上摩。
yǒu shí lín piāo miǎo, jǐn rì duì cuó é.
有時臨縹緲,盡日對嵯峨。
jué dǐ qiū yīn zhòng, wēi céng wǎn zhào duō.
絕底秋陰重,危層晚照多。
wú yóu cóng yǐn zhě, kōng zì kuì yún luó.
無由從隱者,空自愧云蘿。
“絕底秋陰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