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途涉沮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途涉沮洳”全詩
愛此清凈居,不倦來往多。
山僧見余喜,顛倒披乾陀。
引我坐前軒,山果丹碧羅。
食已步野徑,新柔踏晴莎。
就石枕古棱,依松執長柯。
是夕乃宿此,東山吐圓波。
夜久不能寐,禽蟲伴幽哦。
達旦鳴落葉,固非俗士歌。
巖猿與溪鳥,應笑頻經過。
分類:
《宿超果山寺》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超果山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荒途涉沮洳,
危嶺升坡阤。
愛此清凈居,
不倦來往多。
我經過了荒涼的道路和泥濘的小溪,
攀登險峻的山嶺和陡峭的山坡。
我喜愛這片寧靜的住所,
不厭倦經常來往。
山僧見余喜,
顛倒披乾陀。
引我坐前軒,
山果丹碧羅。
山中的僧人見到我非常高興,
他翻轉著披在身上的衣服。
他引導我坐在前面的亭子里,
亭子里擺滿了豐富多樣的山果。
食已步野徑,
新柔踏晴莎。
就石枕古棱,
依松執長柯。
吃過山果,我沿著野徑繼續前行,
腳踩著新鮮柔軟的晴草。
我在一塊古老的石頭上枕著頭,
靠著松樹拿著長長的枝條。
是夕乃宿此,
東山吐圓波。
夜久不能寐,
禽蟲伴幽哦。
就在這個夜晚我在這里住宿,
東方的山峰倒映在圓圓的水波中。
夜晚很久,我無法入睡,
只有禽鳥和昆蟲陪伴著我,發出幽遠的叫聲。
達旦鳴落葉,
固非俗士歌。
巖猿與溪鳥,
應笑頻經過。
黎明時分,落葉發出聲音,
這并不是普通人的歌唱。
巖猿和溪鳥,
應該嘲笑我頻繁經過這里。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超果山寺過夜的情景。他在荒涼的路途中旅行,攀登險峻的山嶺,最終抵達寧靜的寺廟。山僧熱情歡迎他,引導他坐在亭子里,享用豐富的山果。夜晚,他在山間野外休息,靠著石頭枕著頭,傾聽著禽鳥和昆蟲的聲音。黎明時分,他被落葉的聲音喚醒,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經常經過此地的行者,而巖猿和溪鳥則對此嗤笑。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喜愛和對清凈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山水和寺廟的景色,以及與自然的親密接觸,詩人表達了對寧靜與自由的追求。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認識到自己只是自然中的一個過客,與巖猿和溪鳥一樣,都只是暫時經過這個世界。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旅途和對山水自然的感悟,寄托了對寧靜生活和與自然共處的向往。
“荒途涉沮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chāo guǒ shān sì
宿超果山寺
huāng tú shè jù rù, wēi lǐng shēng pō zhì.
荒途涉沮洳,危嶺升坡阤。
ài cǐ qīng jìng jū, bù juàn lái wǎng duō.
愛此清凈居,不倦來往多。
shān sēng jiàn yú xǐ, diān dǎo pī gān tuó.
山僧見余喜,顛倒披乾陀。
yǐn wǒ zuò qián xuān, shān guǒ dān bì luó.
引我坐前軒,山果丹碧羅。
shí yǐ bù yě jìng, xīn róu tà qíng shā.
食已步野徑,新柔踏晴莎。
jiù shí zhěn gǔ léng, yī sōng zhí zhǎng kē.
就石枕古棱,依松執長柯。
shì xī nǎi sù cǐ, dōng shān tǔ yuán bō.
是夕乃宿此,東山吐圓波。
yè jiǔ bù néng mèi, qín chóng bàn yōu ó.
夜久不能寐,禽蟲伴幽哦。
dá dàn míng luò yè, gù fēi sú shì gē.
達旦鳴落葉,固非俗士歌。
yán yuán yǔ xī niǎo, yīng xiào pín jīng guò.
巖猿與溪鳥,應笑頻經過。
“荒途涉沮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