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欲棄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君欲棄捐”全詩
懶梳明鏡下,羞到畫堂前。
有淚沾脂粉,無情理管弦。
不知將巧笑,更遣向誰憐。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古意》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是唐代詩人戎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女子早晨前來相勸,告知詩人欲與他分別的消息。詩人因為懶梳頭,沒有收拾明鏡前的容貌,感到害羞而不敢出現在畫堂前。他的眼角有淚痕,臉上卻涂滿妝粉,對于管弦之事漠不關心。他不知道如何裝出巧笑,也不知道該向誰訴說自己的苦惱和無奈。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女伴朝來說,知君欲棄捐。
懶梳明鏡下,羞到畫堂前。
有淚沾脂粉,無情理管弦。
不知將巧笑,更遣向誰憐。
詩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無奈。女伴前來告訴詩人她打聽到他欲離別的消息,這讓詩人感到不舍和心情沉重。詩人懶得梳理自己的發型,也不敢見到他們共同的朋友們,在明鏡前留下了含淚的面容和涂滿妝粉的臉頰,對于音樂和美妙的聲音也不再關心。詩人不知道該如何表現出聰明靈活的笑容,并且也不知道應該向誰傾訴自己的困擾和痛苦。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細膩的情感和形象,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詩人在面對面臨分別的困境時,表現出了他的矛盾和無助。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展示了人們面對離別時的復雜心境和對命運的無奈。
“知君欲棄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nǚ bàn zhāo lái shuō, zhī jūn yù qì juān.
女伴朝來說,知君欲棄捐。
lǎn shū míng jìng xià, xiū dào huà táng qián.
懶梳明鏡下,羞到畫堂前。
yǒu lèi zhān zhī fěn, wú qíng lǐ guǎn xián.
有淚沾脂粉,無情理管弦。
bù zhī jiāng qiǎo xiào, gèng qiǎn xiàng shuí lián.
不知將巧笑,更遣向誰憐。
“知君欲棄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