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車馬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逢車馬邊”全詩
不肯兄事錢,但欲仆命騷。
胡為隨我輩,碌碌著青袍。
相逢車馬邊,伎癢不得搔。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書懷示友十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書懷示友十首》之一。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書懷示友十首》
張子霜后鷹,
眉骨非凡曹。
不肯兄事錢,
但欲仆命騷。
胡為隨我輩,
碌碌著青袍。
相逢車馬邊,
伎癢不得搔。
中文譯文:
張子霜后鷹,
眉骨非凡曹。
不愿兄事錢,
只愿仆人之命娛樂。
何故跟隨我們這些人,
碌碌無為穿著青袍。
相逢于車馬邊,
心中欲行事卻無法實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陳與義內心的不滿和思考。詩的開頭提到了一個人名叫張子霜,他在后面緊隨著一只鷹,這里可以理解為張子霜是一個有才華、有抱負的人物。接下來的一句描述了他的眉骨非凡,暗示他的才智與眾不同。
然后詩中轉向了作者自身的感受。作者表達了自己不愿意為兄弟間的私利而牽涉進錢財紛爭之中,相反,他更愿意追求自己的藝術激情。這里的“仆命騷”可以理解為仆人的角色,作者將自己比喻為一個仆人,受命于自己的藝術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胡為隨我輩,碌碌著青袍”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和同輩們的困惑和迷茫。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穿著普通的青袍,但他們為何要跟隨著這樣的人生軌跡呢?這里的“胡為”含有一種質疑的意味。
最后兩句“相逢車馬邊,伎癢不得搔”表達了作者對于行動的渴望,但卻受制于現實的限制。他們可能在車馬相遇的場景中,心中充滿了行動的欲望,但又無法實現,感到一種焦躁不安。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傳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的不滿和對于自己追求理想的渴望。他表達了對于兄弟間的私利紛爭的厭惡,并將自己比喻為一個追求藝術的仆人。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于自身處境的困惑和對于行動的渴望,但又受制于現實的限制。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思想和心態,對于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和追求的藝術精神有所體現。
“相逢車馬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huái shì yǒu shí shǒu
書懷示友十首
zhāng zi shuāng hòu yīng, méi gǔ fēi fán cáo.
張子霜后鷹,眉骨非凡曹。
bù kěn xiōng shì qián, dàn yù pū mìng sāo.
不肯兄事錢,但欲仆命騷。
hú wéi suí wǒ bèi, lù lù zhe qīng páo.
胡為隨我輩,碌碌著青袍。
xiāng féng chē mǎ biān, jì yǎng bù dé sāo.
相逢車馬邊,伎癢不得搔。
“相逢車馬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