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寒生木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寒生木枕”全詩
自起開柴扉。
空庭立喬木。
濛濛井氣上,澹澹天容肅。
塵心忽昭曠,何異居澗谷。
學道審不遙,忍饑差已熟。
皇天賜豐年,菜本如白玉。
一簡了百事,狡獪嗤顏歜。
幽鳥行屋山,悠然寄吾目。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早起》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起》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寒氣生出木枕,窗外的白色夢難以延續。
自己起身開啟柴門,空庭中立著高大的喬木。
朦朧的井氣上升,天空平靜而肅穆。
塵心突然變得開朗廣闊,就像居住在澗谷一樣。
學道的追求并不遙遠,忍饑耐勞已經得心應手。
皇天賜予豐收的年景,蔬菜好像白玉一般美好。
一張簡單的竹簡解決百事,狡詐的人嘲笑顏色慘白。
幽靜的鳥兒飛過屋頂的山巒,悠然自得地寄托著我的目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以及作者在清晨時醒來后的心境和感受。詩中表達了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感悟。
作者通過描述清晨的寒冷和窗外的景色,傳達了一種寧靜和幽雅的氛圍。起身開門的場景展示了作者早起勤勞的品質,并通過空曠的庭院和高大的樹木,呈現出一種寬廣和自由的感覺。
詩中還有對內心境界的描繪。作者提到塵心忽然昭曠,意味著他的內心變得開闊,超越了塵世的煩惱,仿佛生活在山谷般的寧靜中。他追求學道,認為這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同時他也能忍受饑餓和勞累。
最后幾句描繪了豐收的景象和簡單的生活態度。作者稱皇天賜予了豐收的年景,將菜本比作白玉,表達了對自然恩賜的感激和對簡樸生活的贊美。他以一簡解決百事,嘲諷了狡詐的人的虛偽。最后提到幽靜的鳥兒飛過屋頂的山巒,表達了作者寧靜自得的心境。
賞析:
《早起》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清晨時光的美好,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境界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寧靜、勞動和簡樸生活的向往和贊美。
詩詞運用了寥寥數語,卻能呈現出豐富的意境。描寫清晨的冷寒、窗外的白色夢境和庭院中的喬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清新寧靜的氛圍。同時,通過描述作者內心的開闊和追求學道的心態,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詩中的對比和比喻也讓人印象深刻。例如將菜本比作白玉,既表達了對自然恩賜的感激,又突出了簡樸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描述幽靜的鳥兒行過屋頂的山巒,以及作者悠然自得地寄托目光,形象地展示了寧靜和自由的心態。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精練的描寫,展現了作者清晨時的心境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它傳遞了一種寧靜、自由和追求的情感,使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曉寒生木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qǐ
早起
xiǎo hán shēng mù zhěn, chuāng bái mèng nán xù.
曉寒生木枕,窗白夢難續。
zì qǐ kāi chái fēi.
自起開柴扉。
kōng tíng lì qiáo mù.
空庭立喬木。
méng méng jǐng qì shàng, dàn dàn tiān róng sù.
濛濛井氣上,澹澹天容肅。
chén xīn hū zhāo kuàng, hé yì jū jiàn gǔ.
塵心忽昭曠,何異居澗谷。
xué dào shěn bù yáo, rěn jī chà yǐ shú.
學道審不遙,忍饑差已熟。
huáng tiān cì fēng nián, cài běn rú bái yù.
皇天賜豐年,菜本如白玉。
yī jiǎn le bǎi shì, jiǎo kuài chī yán chù.
一簡了百事,狡獪嗤顏歜。
yōu niǎo xíng wū shān, yōu rán jì wú mù.
幽鳥行屋山,悠然寄吾目。
“曉寒生木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