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生新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菊生新紫”全詩
俱含歲晚恨,併入夜深聽。
夢寐連蕭瑟,更籌亂晦冥。
云移過吳越,應為洗余腥。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連雨書事》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連雨書事》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菊生新紫,黃蕪失舊青。
俱含歲晚恨,併入夜深聽。
夢寐連蕭瑟,更籌亂晦冥。
云移過吳越,應為洗余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連綿不斷的秋雨景象。白色的菊花盛開,散發出新鮮的紫色,而黃色的草木失去了往日的綠意。整個景色都融入了晚秋的憂愁之中,伴隨著深夜的來臨,更加顯得凄涼。在沉睡中,寂靜的雨聲伴隨著凄涼的風聲,更增添了陰郁的氛圍。雨云經過吳越地區,想必是要洗凈這里的濁氣。
賞析:
這首詩以凄涼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哀傷和憂愁。通過描繪秋雨中的景色和聲音,傳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白菊盛開,象征著新的希望和生機,而黃蕪的景象則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衰敗。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將秋雨的凄涼氛圍與內心的憂愁融為一體。深夜中的雨聲和風聲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憂郁氣氛。最后兩句 "云移過吳越,應為洗余腥",表達了作者渴望洗凈心靈的愿望,希望雨水能洗去內心的煩惱和濁氣。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秋雨景象,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生活的思考。讀者在欣賞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孤寂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也能夠從中感受到詩人對內心凈化和追求清凈的渴望。
“白菊生新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 yǔ shū shì
連雨書事
bái jú shēng xīn zǐ, huáng wú shī jiù qīng.
白菊生新紫,黃蕪失舊青。
jù hán suì wǎn hèn, bìng rù yè shēn tīng.
俱含歲晚恨,併入夜深聽。
mèng mèi lián xiāo sè, gèng chóu luàn huì míng.
夢寐連蕭瑟,更籌亂晦冥。
yún yí guò wú yuè, yīng wèi xǐ yú xīng.
云移過吳越,應為洗余腥。
“白菊生新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