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欲逃名名自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欲逃名名自隨”全詩
苦節難違天子命,貞心唯有老松知。
回看藥灶封題密,強入蒲輪引步遲。
今日巢由舊冠帶,圣朝風化勝堯時。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贈韋況征君》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韋況征君》是唐代詩人戎昱所作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韋況征君身心脫離塵俗追求道教修煉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其高尚品格的贊賞和尊敬。
具體詩意和賞析如下:
身欲逃名名自隨,鳳銜丹詔降茅茨。
韋況征君身心都希望擺脫尋常人的名利追逐,但名聲和詔命卻自然而然地跟隨著他。"鳳銜丹詔降茅茨"描寫了征君不受凡俗世事的約束,得到了天子的乾坤之寵。
苦節難違天子命,貞心唯有老松知。
征君遵從天子的命令做事情,雖然艱難困苦,但他的忠貞之心只有老松樹可以理解。這里的老松樹象征著高潔、忠貞和長壽之意。
回看藥灶封題密,強入蒲輪引步遲。
征君回頭看著自己關鍵上封印的藥灶,說明他過去曾經進行過煉丹的修煉之路。蒲輪又稱乾坤輪,是道教修煉中的重要符號。在詩中,征君為了追求修行而勉強踏入乾坤步,但步伐卻顯得緩慢。
今日巢由舊冠帶,圣朝風化勝堯時。
"巢由舊冠帶"形容韋況歸隱修行后現世的生活非常簡樸,"圣朝風化勝堯時"則表明作者認為唐朝的風尚和文化傳承勝過上古時代的堯朝。
總體而言,《贈韋況征君》通過描繪征君的生活和追求道教修煉的心路歷程,表達了對他高尚品格的贊揚和對道教修行的推崇。詩中融合了對名利和信仰的思考,以及對圣朝風化和長壽寓意的展現,展示出唐代時期士人的崇尚自我修養和追求高尚道德的精神風貌。
“身欲逃名名自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éi kuàng zhēng jūn
贈韋況征君
shēn yù táo míng míng zì suí, fèng xián dān zhào jiàng máo cí.
身欲逃名名自隨,鳳銜丹詔降茅茨。
kǔ jié nán wéi tiān zǐ mìng,
苦節難違天子命,
zhēn xīn wéi yǒu lǎo sōng zhī.
貞心唯有老松知。
huí kàn yào zào fēng tí mì, qiáng rù pú lún yǐn bù chí.
回看藥灶封題密,強入蒲輪引步遲。
jīn rì cháo yóu jiù guàn dài, shèng cháo fēng huà shèng yáo shí.
今日巢由舊冠帶,圣朝風化勝堯時。
“身欲逃名名自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