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緣底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城緣底事”全詩
入城緣底事,要識崎嶇路。
稻塍白縱橫,茅嶺青盤互。
牧兒歌不休,孤客自多懼。
士行猶運甓,文公亦習步。
我敢忘艱難,沖煙問荒渡。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入城》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城》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舴艋泝溪來,款段踏山去。
乘著小船順流而來,步行穿越山巒而去。
入城緣底事,要識崎嶇路。
進入城市是為了處理瑣碎的事務,需要認清曲折的道路。
稻塍白縱橫,茅嶺青盤互。
稻田的田埂犬牙交錯,茅草叢生的山嶺交錯縱橫。
牧兒歌不休,孤客自多懼。
牧童們唱著歌曲不停歇,而孤獨的旅客卻心生恐懼。
士行猶運甓,文公亦習步。
士人的行走如同推動石磨般堅韌,文官也習慣了艱辛的步履。
我敢忘艱難,沖煙問荒渡。
我敢忘記過往的困難,勇往直前,向煙塵中追尋荒野的渡口。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進入城市的旅程。詩人乘船順流而來,步行穿越崎嶇山巒,來到城市處理瑣碎的事務。他注意到稻田的田埂錯綜復雜,茅草叢生的山嶺交錯縱橫。在他所經過的路上,牧童們唱著歡快的歌曲,而他作為孤獨的旅客,則感到內心的恐懼。然而,無論是士人還是文官,都習慣了艱辛的行走,堅韌不拔。詩人表示自己敢于忘記過往的困難,勇往直前,向著煙塵中探索未知的荒野。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旅人進入城市的場景,通過對城市和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面對旅途艱辛的勇氣和決心。同時,詩中通過牧童和士人的形象,展現了不同人群面對艱難時的態度和心態。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為線索,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旅途中困難與勇氣的思考,表達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入城緣底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chéng
入城
zé měng sù xī lái, kuǎn duàn tà shān qù.
舴艋泝溪來,款段踏山去。
rù chéng yuán dǐ shì, yào shí qí qū lù.
入城緣底事,要識崎嶇路。
dào chéng bái zòng héng, máo lǐng qīng pán hù.
稻塍白縱橫,茅嶺青盤互。
mù ér gē bù xiū, gū kè zì duō jù.
牧兒歌不休,孤客自多懼。
shì xíng yóu yùn pì, wén gōng yì xí bù.
士行猶運甓,文公亦習步。
wǒ gǎn wàng jiān nán, chōng yān wèn huāng dù.
我敢忘艱難,沖煙問荒渡。
“入城緣底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