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堪幾寒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堪幾寒暑”全詩
能堪幾寒暑,又作隔山河。
看客休題鳳,將書莫換鵝。
功名大槐國,終要白鷗波。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送張迪功赴南京掾二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張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作者:陳與義
朝代:宋代
岸闊舟仍小,
林空風更多。
能堪幾寒暑,
又作隔山河。
看客休題鳳,
將書莫換鵝。
功名大槐國,
終要白鷗波。
中文譯文:
岸邊寬闊,舟只仍然小,
林木空曠,風聲更加繁多。
能夠承受多少寒暑變遷,
又成為相隔山河的障礙。
觀賞的人請不要寫題目在鳳凰上,
持書的人請不要換成鵝毛筆。
功名在大槐國,
最終要依靠白鷗的波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送張迪功赴南京掾二首》。詩人通過描繪舟行江上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張迪功前往南京任職的送別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寫出了江岸寬闊,但舟只仍然小的景象,以及林木空曠,風聲更加繁多的情況。這種景象呈現了江河的遼闊與壯麗,同時也映射出人生道路的寬廣和未知。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祝愿和勸告。他希望友人能夠承受住歲月的變遷,經歷多年的寒暑,同時也克服相隔山河的困難,堅定地前行。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提到了觀賞者和持書人。觀賞者休止于鳳凰上,表明詩人希望友人不要將自己的功名建立在虛幻的幻想之上。持書人則不要換成鵝毛筆,這里的鵝毛筆象征文人的雅好,詩人希望友人能堅守自己的初心和才華,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動搖。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期許。他認為友人的功名將來自于大槐國,即指代國家,而不是個人的私利。最終的成功需要依靠白鷗的波瀾,白鷗象征著純潔和飛翔的自由,意味著友人需要把握時機,勇往直前,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勸誡,同時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觀的描繪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它既有送別之情,又蘊含了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對追求成功的智慧啟示。
“能堪幾寒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dí gōng fù nán jīng yuàn èr shǒu
送張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àn kuò zhōu réng xiǎo, lín kōng fēng gèng duō.
岸闊舟仍小,林空風更多。
néng kān jǐ hán shǔ, yòu zuò gé shān hé.
能堪幾寒暑,又作隔山河。
kàn kè xiū tí fèng, jiāng shū mò huàn é.
看客休題鳳,將書莫換鵝。
gōng míng dà huái guó, zhōng yào bái ōu bō.
功名大槐國,終要白鷗波。
“能堪幾寒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