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供均人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妙供均人天”全詩
聊將無窮意,寓此一炷煙。
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豈不清□,于今醒心然。
爐香裊孤碧,云縷飛數千。
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
世事有過現,薰性無變遷。
應如水中月,波定還自丸。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燒香》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燒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燒香
明亮的窗戶延續著寧靜的白晝,
默默地坐著,舍棄一切紛擾。
隨意地思考無窮的意境,
在這一炷煙中寄托了心靈。
當時,我曾警醒、冷靜、明智,
以巧妙的供養滋養眾生和天地。
如今,我豈能不清楚地認識,
覺醒的心靈在此時刻再次清明。
香爐中的香霧輕飄,
猶如孤寂的青煙,飛舞千般姿態。
優雅地在空中飄蕩,
飄渺而隨風飄回。
世間的事物都有起伏和變遷,
但香氣的本性卻始終不變。
它應如同水中的月亮,
波瀾靜定,自有它的圓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燒香為主題,通過對燒香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內心寧靜、警醒和覺醒的追求。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明亮的窗戶和靜謐的白晝,形成了一種寧靜的氛圍。接著,作者坐著默默思考,舍棄了一切紛擾。這種靜謐的環境和內心的專注使作者能夠隨意思考各種意境,而將這些意境寄托于燒香的煙霧之中。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在過去的修行中曾經保持警醒、冷靜和明智,巧妙地供養眾生和天地。然而,作者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現在的覺醒狀態,并以此為醒悟的基礎。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香爐中的香霧,將其比喻為孤寂的青煙,飛舞千般姿態。香霧在空中飄蕩,虛幻而又隨風回蕩。這種描寫傳達了一種優雅和虛幻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世間萬物的起伏和變遷,但香氣的本性卻始終不變。香氣如同水中的月亮,波瀾靜定,自有它的圓滿。這里通過對香氣的比喻,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變化的境界,暗示了內心的寧靜和覺醒。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燒香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對寧靜、警醒和覺醒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優美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內心的平靜。
“妙供均人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o xiāng
燒香
míng chuāng yán jìng zhòu, mò zuò xī zhū yuán.
明窗延靜晝,默坐息諸緣。
liáo jiāng wú qióng yì, yù cǐ yī zhù yān.
聊將無窮意,寓此一炷煙。
dāng shí jiè dìng huì, miào gōng jūn rén tiān.
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wǒ qǐ bù qīng, yú jīn xǐng xīn rán.
我豈不清□,于今醒心然。
lú xiāng niǎo gū bì, yún lǚ fēi shù qiān.
爐香裊孤碧,云縷飛數千。
yōu rán líng kōng qù, piāo miǎo suí fēng hái.
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
shì shì yǒu guò xiàn, xūn xìng wú biàn qiān.
世事有過現,薰性無變遷。
yīng rú shuǐ zhōng yuè, bō dìng hái zì wán.
應如水中月,波定還自丸。
“妙供均人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