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為人實倉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母子為人實倉廩”全詩
老牛抱朝饑,向山影觳觫。
犢兒狂走先過浦,卻立長鳴待其母。
母子為人實倉廩,汝飽不慚人愧汝。
牧童生來日日娛,只憂身大當把鉏。
日斜睡足牛背上,不信人間有廣輿。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題牧牛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牧牛圖》是一首宋代陳與義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田野間一幅牧牛場景,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牧童、老牛和母牛之間的情感和生活狀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千里煙草綠,連山雨新足。
茫茫煙草地,綠色蔓延千里,連綿的山脈被新雨滋潤。
老牛抱朝饑,向山影觳觫。
老牛負擔著晨曦的饑餓,朝向山影低頭顫抖。
犢兒狂走先過浦,卻立長鳴待其母。
小牛狂奔著先過河灘,卻在那里長時間地鳴叫等待母牛。
母子為人實倉廩,汝飽不慚人愧汝。
母牛和牛犢為人類提供了實實在在的食糧,你們的飽食并不會使人感到慚愧,而是讓人對你們感到慚愧。
牧童生來日日娛,只憂身大當把鉏。
牧童從出生開始,每天都能享受快樂,只擔心自己長大后要扛起鋤頭勞作。
日斜睡足牛背上,不信人間有廣輿。
太陽西斜時,牧童倦意盎然地躺在牛背上,對于廣闊的世界并不感到相信。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田園牧牛的場景,展現了牛的勤勞和母子之間的深情。牛在艱苦的環境中努力工作,為人類提供食物,而牧童則快樂地生活在自然環境中,雖然他們擔心長大后要勞作,但仍然享受著純真的快樂。詩中還表達了牛的忠誠和無私,以及人們對它們的感激之情。整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牧牛場景,流露出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勞動的敬佩,給人以深思。
“母子為人實倉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mù niú tú
題牧牛圖
qiān lǐ yān cǎo lǜ, lián shān yǔ xīn zú.
千里煙草綠,連山雨新足。
lǎo niú bào cháo jī, xiàng shān yǐng hú sù.
老牛抱朝饑,向山影觳觫。
dú ér kuáng zǒu xiān guò pǔ, què lì cháng míng dài qí mǔ.
犢兒狂走先過浦,卻立長鳴待其母。
mǔ zǐ wéi rén shí cāng lǐn, rǔ bǎo bù cán rén kuì rǔ.
母子為人實倉廩,汝飽不慚人愧汝。
mù tóng shēng lái rì rì yú, zhǐ yōu shēn dà dāng bǎ chú.
牧童生來日日娛,只憂身大當把鉏。
rì xié shuì zú niú bèi shàng, bù xìn rén jiān yǒu guǎng yú.
日斜睡足牛背上,不信人間有廣輿。
“母子為人實倉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