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與詩人說是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付與詩人說是非”全詩
墨池雪嶺春俱好,付與詩人說是非。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次韻何文縝題顏持約畫水墨梅花二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何文縝題顏持約畫水墨梅花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奪得斜枝不放歸,
倚窗承月看熹微。
墨池雪嶺春俱好,
付與詩人說是非。
詩意:
這首詩詞是陳與義以次韻何文縝的詩作為題材,表達了對顏持約畫的水墨梅花的贊賞和思考。詩人借助梅花的形象,表達了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對藝術創作的思考。詩人將墨池和雪嶺與春天聯系在一起,贊美了這些景色的美好。最后,詩人將這些美景交給詩人,讓他用詩歌表達是非之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水墨梅花畫作的贊美和思考。詩人通過描繪斜枝上的梅花,表現了自然界中的美妙景色。梅花在夜晚中承接著明亮的月光,詩人倚窗觀賞,感受微弱的光芒。這種景象給人以寧靜和內省的感覺。
詩中提到的墨池和雪嶺是宋代繪畫中常見的景物元素。墨池是指用來調和墨汁的容器,而雪嶺則指冰雪覆蓋的山嶺。詩人將這兩個景物與春天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春季景色的喜愛。詩人通過墨池和雪嶺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多樣性。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意圖,他將這些美景交給詩人,讓他用詩歌來表達是非之辯。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將自然界和藝術創作的智慧傳遞給了后人,鼓勵他們以詩歌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思考和觀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自然界的描繪,表達了對水墨梅花畫作的贊美和思考,同時也呼吁后人用詩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
“付與詩人說是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wén zhěn tí yán chí yuē huà shuǐ mò méi huā èr shǒu
次韻何文縝題顏持約畫水墨梅花二首
duó de xié zhī bù fàng guī, yǐ chuāng chéng yuè kàn xī wēi.
奪得斜枝不放歸,倚窗承月看熹微。
mò chí xuě lǐng chūn jù hǎo, fù yǔ shī rén shuō shì fēi.
墨池雪嶺春俱好,付與詩人說是非。
“付與詩人說是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