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車當日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車當日駕”全詩
夢攀城西樹,起造君子舍。
紫髯出堂堂,見客披衣謝。
平生功名手,嗜靜如食蔗。
小齋劇冰壺,中明外無罅。
要知日用事,趺坐看鳥下。
主人心了了,竹石亦閒暇。
兒童慣看客,我車當日駕。
平分齋中閒,風月不待借。
還須酒屢費,不用牛心炙。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觀我齋再分韻得下字》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我齋再分韻得下字》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慵縛兩腳,閉戶了晨夜。
夢攀城西樹,起造君子舍。
紫髯出堂堂,見客披衣謝。
平生功名手,嗜靜如食蔗。
小齋劇冰壺,中明外無罅。
要知日用事,趺坐看鳥下。
主人心了了,竹石亦閒暇。
兒童慣看客,我車當日駕。
平分齋中閒,風月不待借。
還須酒屢費,不用牛心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生活在齋室中的隱士的生活態度和情趣。詩人自言自語地表達了自己悠閑自得、追求寧靜的生活方式。
賞析:
這首詩以自我表白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安靜寧逸的追求。詩的開頭“一慵縛兩腳,閉戶了晨夜。”表明了詩人安身閉戶、不愿受外界干擾的態度。接著,詩人在夢中攀爬城西的樹,創造了一個君子的居所,展現了他對高尚生活的追求。
詩中描繪的主人公是一個崇尚清凈、不事浮華的君子,他的紫髯出現在堂堂之中,見客時披上衣服表示尊重。他的生活簡樸,嗜靜如食蔗,喜歡在小齋里喝冰壺茶,齋室中明亮而無瑕疵。他不為俗務所擾,坐下來靜靜地觀察鳥兒的飛翔,體會生活的美好。
詩的結尾表達了主人公的心境達到了一種了了,與竹子和石頭一樣寧靜自在。兒童們習慣于瞻仰他,他駕著自己的車子自由自在地行駛。他在齋室中平分時間,享受風月的美好,不必依賴別人的借用。最后兩句表達了他仍然需要花費金錢購買酒,但不需要烤熟牛心來滿足胃口,暗示他追求的是精神的滿足而非物質的享受。
整首詩通過對隱士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清凈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高尚情趣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物品和人物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俗的境界。詩意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我車當日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wǒ zhāi zài fēn yùn dé xià zì
觀我齋再分韻得下字
yī yōng fù liǎng jiǎo, bì hù le chén yè.
一慵縛兩腳,閉戶了晨夜。
mèng pān chéng xī shù, qǐ zào jūn zǐ shě.
夢攀城西樹,起造君子舍。
zǐ rán chū táng táng, jiàn kè pī yī xiè.
紫髯出堂堂,見客披衣謝。
píng shēng gōng míng shǒu, shì jìng rú shí zhè.
平生功名手,嗜靜如食蔗。
xiǎo zhāi jù bīng hú, zhōng míng wài wú xià.
小齋劇冰壺,中明外無罅。
yào zhī rì yòng shì, fū zuò kàn niǎo xià.
要知日用事,趺坐看鳥下。
zhǔ rén xīn liǎo liǎo, zhú shí yì xián xiá.
主人心了了,竹石亦閒暇。
ér tóng guàn kàn kè, wǒ chē dāng rì jià.
兒童慣看客,我車當日駕。
píng fēn zhāi zhōng xián, fēng yuè bù dài jiè.
平分齋中閒,風月不待借。
hái xū jiǔ lǚ fèi, bù yòng niú xīn zhì.
還須酒屢費,不用牛心炙。
“我車當日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