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過蘇端泥浩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過蘇端泥浩蕩”全詩
欲過蘇端泥浩蕩,定知高鳳麥漂流。
檐前甘菊已無益,階下決明還可憂。
安得如鴻六尺馬,暫時相對說新愁。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佐》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連綿的雨水無法出行,我心中懷念同年的朋友陳國佐。陰沉沉的天空中,秋意漸濃。我想過去拜訪蘇端,但道路泥濘浩蕩,必然知道高尚的鳳麥也會漂流。屋檐下的甘菊已經沒有了用處,臺階下的決明依然令人憂慮。如果能夠擁有一匹高大如鴻鵠的六尺馬,我將會暫時告別舊愁,與你共同探討新的憂思。
詩詞通過描繪連綿的雨水和陰沉的天空,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思念之情。他懷念與陳國佐共度的歲月,對未來的前景感到不安。詩中的蘇端和高尚的鳳麥都是象征,代表著追求和理想,但由于外界的困難和阻礙,詩人感到無法實現自己的愿望和抱負。甘菊和決明則象征著希望和憂慮,詩人觸景生情,感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最后,詩人希望能擁有一匹高大的馬,這是對改變命運和擺脫困境的渴望,雖然只是短暫的解脫,但也能帶來新的思考和憂思。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在困頓和迷茫中的內心痛苦和思索。它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理想的追憶和渴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的一些現實困境和挫折感。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抒發,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望。
“欲過蘇端泥浩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 yǔ bù néng chū yǒu huái tóng nián chén guó zuǒ
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佐
yǔ shī fēng bó bù wú móu, mò mò qióng yīn duàn sòng qiū.
雨師風伯不吾謀,漠漠窮陰斷送秋。
yù guò sū duān ní hào dàng, dìng zhī gāo fèng mài piāo liú.
欲過蘇端泥浩蕩,定知高鳳麥漂流。
yán qián gān jú yǐ wú yì, jiē xià jué míng hái kě yōu.
檐前甘菊已無益,階下決明還可憂。
ān dé rú hóng liù chǐ mǎ, zàn shí xiāng duì shuō xīn chóu.
安得如鴻六尺馬,暫時相對說新愁。
“欲過蘇端泥浩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