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船蓬聲百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打船蓬聲百般”全詩
五湖七澤經行遍,終憶吾鄉八節灘。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雨中》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打船蓬聲百般,
白頭當夏不禁寒。
五湖七澤經行遍,
終憶吾鄉八節灘。
中文譯文:
雨中,船上蓬的聲音百般響起,
白發的頭在夏天也感到寒冷。
穿越五湖七澤行走遍,
最終仍然懷念我故鄉的八節灘。
詩意:
這首詩以雨中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雨打船上的蓬,發出各種聲音,伴隨著雨水的落下,給人一種涼爽之感。即使是在夏天,詩人的白發也感到寒冷,這可能象征著詩人年事已高,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像寒冷一樣深切。
詩中提到了五湖七澤,表示詩人曾經走遍過廣闊的湖澤地區,可能是在旅途中感受到了雨中的寂寞和思鄉之情。最后,詩人回憶起自己的故鄉,特別提到了八節灘,這個地名可能是詩人的故鄉之一或有特殊的意義,給人一種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和回憶之情。
賞析:
《雨中》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繪了雨中的景象和詩人的思鄉之情。通過雨打船蓬的聲音和白發當夏的描寫,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年事已高、寂寞無助,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五湖七澤的經歷和八節灘的回憶,更加凸顯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往昔的懷念。
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抒情的意境,營造出一種寂靜、涼爽、思鄉的氛圍,給讀者帶來深深的共鳴。它既展示了自然界的景象,又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抒情和敘事的特點。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雨中的清涼,體味到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也可以引發自己對故鄉和遠方的思考和回憶。
“雨打船蓬聲百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雨中
yǔ dǎ chuán péng shēng bǎi bān, bái tóu dāng xià bù jīn hán.
雨打船蓬聲百般,白頭當夏不禁寒。
wǔ hú qī zé jīng xíng biàn, zhōng yì wú xiāng bā jié tān.
五湖七澤經行遍,終憶吾鄉八節灘。
“雨打船蓬聲百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