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鳴三日憂雨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瓦鳴三日憂雨多”全詩
書生重口輕肝腎,不如墻角蚯蚓方長哦。
少昊行秋龍灑道,風作萬木皆商歌。
病夫強起開戶立,萬個銀竹驚森羅。
人間偉觀如此少,倚杖不覺泥及靴。
菊叢欹倒未足道,老境知奈梧桐何。
是事且置當務本,菜圃已添三萬科。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秋雨》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我為你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雨
塵起一月憂無禾,
瓦鳴三日憂雨多。
書生重口輕肝腎,
不如墻角蚯蚓方長哦。
少昊行秋龍灑道,
風作萬木皆商歌。
病夫強起開戶立,
萬個銀竹驚森羅。
人間偉觀如此少,
倚杖不覺泥及靴。
菊叢欹倒未足道,
老境知奈梧桐何。
是事且置當務本,
菜圃已添三萬科。
詩詞的中文譯文:
秋天的雨
塵埃升起一個月,憂慮禾苗無收,
屋頂瓦片鳴叫三天,憂慮雨水過多。
書生重視口腔,輕視肝腎,
不如墻角的蚯蚓反而更長。
少昊行走秋天的龍,灑下福田,
風吹拂萬木皆奏商歌。
病弱者努力站起來,打開門戶,
成千上萬的銀竹驚動森羅。
人間偉大景觀如此稀少,
靠著拐杖卻不自覺泥濘弄臟鞋子。
菊花叢倒并不足為道,
老年的處境又如何應對梧桐樹的離別。
把這些事情放在一旁,先處理當務之急,
菜園已經增加了三萬種類。
詩意和賞析:
《秋雨》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人們對自然與生活的感慨。詩中通過描寫自然現象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詩的開頭寫道塵埃升起一個月,憂慮禾苗無收,暗示了農民對于莊稼凋零的憂慮。接著描述了屋頂瓦片鳴叫三天的情景,表達了對持續的秋雨的憂慮。這些自然現象反映了人們對于收成和生活的擔憂,也隱含了對于不確定性和變化的理解。
在描寫人物方面,詩中提到了書生輕視肝腎,卻稱墻角的蚯蚓更長。這種對照的手法,表達了對于知識分子過于追求表面功夫而忽視本質的批評。同時,詩中也描繪了病弱者奮力站起來的形象,表達了對于堅強和頑強生命力的贊頌。
詩的后半部分以人生觀的思考為主題。描述了人間偉大景觀的稀少和老年境遇的無奈。通過菊花倒下和梧桐樹分離的形象,表達了對于老年時光的思考和對于生命的短暫的感慨。最后,詩中以處理當務之急的態度,強調了實際問題的重要性。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于生活和人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命運的思考,呈現出對于人生的感慨和對于困境的思索。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于堅強、頑強和實際問題的重視。整體上,《秋雨》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以及反思人生和社會現實,展現了作者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情感表達。
需要注意的是,陳與義是宋代時期的文人,他的作品以辭章之美和兒女情長為主要特點。這首詩詞展現了他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思考,以及對于自然景象的描繪,體現了他作品的風格特色。
“瓦鳴三日憂雨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ǔ
秋雨
chén qǐ yī yuè yōu wú hé, wǎ míng sān rì yōu yǔ duō.
塵起一月憂無禾,瓦鳴三日憂雨多。
shū shēng zhòng kǒu qīng gān shèn, bù rú qiáng jiǎo qiū yǐn fāng zhǎng ó.
書生重口輕肝腎,不如墻角蚯蚓方長哦。
shǎo hào xíng qiū lóng sǎ dào, fēng zuò wàn mù jiē shāng gē.
少昊行秋龍灑道,風作萬木皆商歌。
bìng fū qiáng qǐ kāi hù lì, wàn gè yín zhú jīng sēn luó.
病夫強起開戶立,萬個銀竹驚森羅。
rén jiān wěi guān rú cǐ shǎo, yǐ zhàng bù jué ní jí xuē.
人間偉觀如此少,倚杖不覺泥及靴。
jú cóng yī dào wèi zú dào, lǎo jìng zhī nài wú tóng hé.
菊叢欹倒未足道,老境知奈梧桐何。
shì shì qiě zhì dāng wù běn, cài pǔ yǐ tiān sān wàn kē.
是事且置當務本,菜圃已添三萬科。
“瓦鳴三日憂雨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