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札到郊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書札到郊扉”全詩
一觴猶有味,萬事已無機。
歲暮塔孤立,風生鴉亂飛。
此時張正字,書札到郊扉。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得張正字詩》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得張正字詩》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跡稀。
一觴猶有味,萬事已無機。
歲暮塔孤立,風生鴉亂飛。
此時張正字,書札到郊扉。
中文譯文:
送別老茅屋底下,天寒人跡稀。
一杯酒尚有滋味,但萬事已無機。
歲末塔孤立,風起烏鴉亂飛。
此時張正字,書信送到城郊的門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一首送別詩,通過描繪茅屋底下的環境和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感嘆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詩的開篇,描述了送別老茅屋的場景,茅屋下已經很冷清,幾乎沒有人經過,暗示了離別的孤獨和寂寞感。
接著,詩人提到一觴(一杯酒),指出即使喝酒仍然能夠有滋味,但是對于萬事萬物,已經失去了生機和意義。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離別的心情有所抒發,感慨人生的無常和虛無。
第三、四句以歲末塔孤立和風起烏鴉亂飛來表達歲暮時節的凄涼和寂寞。歲暮時分,孤零零的塔樓矗立在風中,烏鴉亂飛,形成一種蕭瑟的景象,進一步強化了離別的憂傷情感。
最后兩句,詩人提到了張正字,他的書信送到城郊的門扉。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收到了張正字的書信,表示離別不是永遠的,有時候通過書信等方式仍然能夠保持聯系,給予彼此一些溫暖和慰藉。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凄涼的氛圍,描繪了離別時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于人生無常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的感慨和對友誼的珍惜。這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勾勒出離別的情感,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苦楚,給人一種深思熟慮和憂傷的感覺。
“書札到郊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é zhāng zhèng zì shī
得張正字詩
sòng lǎo máo wū dǐ, tiān hán rén jī xī.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跡稀。
yī shāng yóu yǒu wèi, wàn shì yǐ wú jī.
一觴猶有味,萬事已無機。
suì mù tǎ gū lì, fēng shēng yā luàn fēi.
歲暮塔孤立,風生鴉亂飛。
cǐ shí zhāng zhèng zì, shū zhá dào jiāo fēi.
此時張正字,書札到郊扉。
“書札到郊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