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卻空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暮卻空回”全詩
寒從草根退,花值客愁開。
此序添詩卷,乾坤進酒杯。
片云無思極,日暮卻空回。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茅屋》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茅屋》是一首寫茅屋景況的詩詞,作者是宋代的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茅屋年年破,春風歲歲來。
這茅屋年復一年都在破敗中,而春風則歲復一歲地吹拂著。
寒從草根退,花值客愁開。
隨著寒冷從草根退去,花朵正值客人的愁苦時期綻放。
此序添詩卷,乾坤進酒杯。
這篇序言為詩卷增添了一筆,乾坤間的世界將進入酒杯之中。
片云無思極,日暮卻空回。
片片云彩無所思慮地飄蕩,而太陽在黃昏時卻又空回地消失。
這首詩詞通過對茅屋的描繪,表達了歲月更迭、生命無常的主題。茅屋年復一年地破敗,但春風卻依然每年都會吹來,寒冷隨之退去,花朵開放,這描繪了時間的循環和生命的延續。茅屋的形象象征了平凡而樸素的生活,而其中蘊含的詩卷和酒杯則代表了文學和歡樂的意象。
詩人通過片云和日落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片云漫無目的地飄蕩,沒有思慮,而太陽在日暮時消失,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哲理,通過茅屋、春風、花朵等形象的運用,表達了時間的流動、生命的無常以及人生的哲理。這首詩詞以樸素的場景和深刻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日暮卻空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áo wū
茅屋
máo wū nián nián pò, chūn fēng suì suì lái.
茅屋年年破,春風歲歲來。
hán cóng cǎo gēn tuì, huā zhí kè chóu kāi.
寒從草根退,花值客愁開。
cǐ xù tiān shī juàn, qián kūn jìn jiǔ bēi.
此序添詩卷,乾坤進酒杯。
piàn yún wú sī jí, rì mù què kōng huí.
片云無思極,日暮卻空回。
“日暮卻空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