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縞衣風爭過墻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縞衣風爭過墻來”全詩
羽蓋夢余當晝立,縞衣風爭過墻來。
洛陽路不容春到,南國花應為客開。
今日豈堪簪短發,感時傷舊意難裁。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望燕公樓下李花》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燕公樓下李花》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燕公樓下繁華樹,
一日遙看一百回。
羽蓋夢余當晝立,
縞衣風爭過墻來。
洛陽路不容春到,
南國花應為客開。
今日豈堪簪短發,
感時傷舊意難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燕公樓下盛開的李花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感慨。詩中通過描述燕公樓下的繁華樹木,以及自己每天遠望百次的場景,表現了詩人對美景的熱愛和追求。詩中還描繪了詩人白天立在羽蓋下,幻想著美景,晚上則穿著輕薄的衣袍,感受著微風從墻頭吹過的情景。此外,詩人還借洛陽路不容春天到來以及南國花開來比喻現實社會的艱難和自己的身世,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通過描繪燕公樓下的李花景象,詩人展現了對美景的喜愛和迷戀。詩中的"一日遙看一百回"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執著,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持久關注。"羽蓋夢余當晝立,縞衣風爭過墻來"這兩句描述了詩人在白天幻想美景,晚上則感受微風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而"洛陽路不容春到,南國花應為客開"這兩句則通過對洛陽路不容春天到來和南國花應為客開的描述,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最后兩句"今日豈堪簪短發,感時傷舊意難裁"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美景和過去時光的深情追憶,凸顯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縞衣風爭過墻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yàn gōng lóu xià lǐ huā
望燕公樓下李花
yàn gōng lóu xià fán huá shù, yī rì yáo kàn yī bǎi huí.
燕公樓下繁華樹,一日遙看一百回。
yǔ gài mèng yú dāng zhòu lì, gǎo yī fēng zhēng guò qiáng lái.
羽蓋夢余當晝立,縞衣風爭過墻來。
luò yáng lù bù róng chūn dào, nán guó huā yīng wèi kè kāi.
洛陽路不容春到,南國花應為客開。
jīn rì qǐ kān zān duǎn fā, gǎn shí shāng jiù yì nán cái.
今日豈堪簪短發,感時傷舊意難裁。
“縞衣風爭過墻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