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生山欲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生山欲浮”全詩
舟中有閑地,載我得同游。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題持約畫軸》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持約畫軸》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落時,川水變得更加開闊,山巒上升起薄薄的煙霧。在船中,有一片寧靜的空地,載著我與朋友一同游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日落時分的山水景色,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一同乘船游覽的愉悅和心境。川水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遼闊,遙遠的山巒上升起煙霧,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詩人與朋友們在船中找到了一片寧靜的空地,載著他們一同欣賞自然美景,共同分享歡樂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夕陽下的山水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愉悅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的"日落川更闊"一句,通過對夕陽映照下的川水描繪,給人以寬廣遼闊的視覺感受,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開闊和豁達。"煙生山欲浮"一句,則通過山巒上升起的煙霧,給人一種朦朧、寧靜的感覺,使整個畫面更加幽雅。最后兩句"舟中有閑地,載我得同游"表達了作者與朋友們在船中共同分享歡樂時光的愿景,強調了友情和情誼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依托,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美麗的山水景色和作者與朋友們的歡樂時光,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對友誼的贊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使讀者在賞析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愉悅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煙生山欲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chí yuē huà zhóu
題持約畫軸
rì luò chuān gèng kuò, yān shēng shān yù fú.
日落川更闊,煙生山欲浮。
zhōu zhōng yǒu xián dì, zài wǒ dé tóng yóu.
舟中有閑地,載我得同游。
“煙生山欲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