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浪出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草浪出山”全詩
功名一畫餅,甚矣癡兒計。
傾身犯火宅,顧自以為戲。
汗顏逢冰子,更復問奚自。
三肅齋中人,本是青云器。
雖然山上山,政爾吏非吏。
肅肅窗前竹,見引著勝地。
世間劇寒暑,了不受榮悴。
門前剝啄客,欲問觀我意。
但持邯鄲枕,贈我一覺睡。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同叔易于觀我齋分韻得自字》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同叔易于觀我齋分韻得自字》
小草浪出山,大隱乃居市。
功名一畫餅,甚矣癡兒計。
傾身犯火宅,顧自以為戲。
汗顏逢冰子,更復問奚自。
三肅齋中人,本是青云器。
雖然山上山,政爾吏非吏。
肅肅窗前竹,見引著勝地。
世間劇寒暑,了不受榮悴。
門前剝啄客,欲問觀我意。
但持邯鄲枕,贈我一覺睡。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是陳與義寫的,他是宋代的一位文人。詩中表達了他追求自我獨立和隱逸生活的心態,批評了功名利祿的虛浮和迷人之處。他將自己比喻為小草,離開山野而居住在繁華的城市中,以此來強調他與世俗的隔離。
詩中提到了功名一畫餅,指的是功名利祿只是虛幻的幻想,暗示人們為了功名利祿而付出的代價是愚蠢的。他批評那些為了追求功名而不顧一切的人,將其比喻為癡兒。他也自嘲地表示自己愚蠢地將自己置身于火宅之中,以為自己在玩耍。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他的隱居生活,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應該是在政府中有所建樹的,但他卻選擇了隱逸的生活方式。他將自己與政府官員作了對比,認為自己與他們不同,因為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
最后幾句描述了他的清靜生活,窗前的竹子引人入勝,他不受世俗的冷暖所困擾,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他不愿與那些追逐功名的人交往,只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心意,他希望得到的禮物只是一覺安穩的睡眠。
整首詩詞表達了陳與義對功名利祿的批判,以及他追求自由和內心寧靜的理想生活。他將自己與世俗的追逐和虛榮相對立,主張隱逸和獨立的生活方式。
“小草浪出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shū yì yú guān wǒ zhāi fēn yùn dé zì zì
同叔易于觀我齋分韻得自字
xiǎo cǎo làng chū shān, dà yǐn nǎi jū shì.
小草浪出山,大隱乃居市。
gōng míng yī huà bǐng, shén yǐ chī ér jì.
功名一畫餅,甚矣癡兒計。
qīng shēn fàn huǒ zhái, gù zì yǐ wéi xì.
傾身犯火宅,顧自以為戲。
hàn yán féng bīng zi, gèng fù wèn xī zì.
汗顏逢冰子,更復問奚自。
sān sù zhāi zhōng rén, běn shì qīng yún qì.
三肅齋中人,本是青云器。
suī rán shān shàng shān, zhèng ěr lì fēi lì.
雖然山上山,政爾吏非吏。
sù sù chuāng qián zhú, jiàn yǐn zhe shèng dì.
肅肅窗前竹,見引著勝地。
shì jiān jù hán shǔ, liǎo bù shòu róng cuì.
世間劇寒暑,了不受榮悴。
mén qián bāo zhuó kè, yù wèn guān wǒ yì.
門前剝啄客,欲問觀我意。
dàn chí hán dān zhěn, zèng wǒ yī jiào shuì.
但持邯鄲枕,贈我一覺睡。
“小草浪出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