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遠征車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遠征車迥”全詩
暫收雙眼淚,遙想五陵花。
路遠征車迥,山回劍閣斜。
長安君到日,春色未應賒。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送嚴十五郎之長安》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嚴十五郎之長安》是唐代詩人戎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送客為主題,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家鄉的思念。
中文譯文:
送客身為客,思家愴別家。
暫收雙眼淚,遙想五陵花。
路遠征車迥,山回劍閣斜。
長安君到日,春色未應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客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身為客人,離開家鄉,思念家人和家鄉的種種。他忍住淚水,回憶起家鄉的美景,想象著五陵花的盛開。長路漫漫,他的征車行進迅速,山回轉彎處斜斜傾斜。詩人期待著迎接他的長安之君,但春天的景色卻尚未到來。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詩人以客人身份離開家鄉,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在離別的時刻,忍住了雙眼的淚水,回憶起家鄉的美景,寄托了對家鄉的思念。在旅途中,他的征車行進迅速,山路回轉處斜斜傾斜,象征著離家的艱辛和不舍。詩人期待著長安之君的到來,但春天的景色卻尚未到來,暗示著離別的時間可能會很長。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情感真摯動人。通過描寫離別的場景和對家鄉的思念,詩人傳達了對親情和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
“路遠征車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n shí wǔ láng zhī cháng ān
送嚴十五郎之長安
sòng kè shēn wéi kè, sī jiā chuàng bié jiā.
送客身為客,思家愴別家。
zàn shōu shuāng yǎn lèi, yáo xiǎng wǔ líng huā.
暫收雙眼淚,遙想五陵花。
lù yuǎn zhēng chē jiǒng, shān huí jiàn gé xié.
路遠征車迥,山回劍閣斜。
cháng ān jūn dào rì, chūn sè wèi yīng shē.
長安君到日,春色未應賒。
“路遠征車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