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兩重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綠兩重衿”全詩
紅綠兩重衿,殷勤滿面春。
曾為庾嶺客,本是洛陽人。
老我何顏貌,東風處處新。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瓶中梅》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瓶中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瓶中梅,
In a bottle, a plum blossom blooms,
明窗凈棐幾,
In a bright window, a clean table stands,
玉立耿無鄰。
Like a jade pillar, it stands alone.
紅綠兩重衿,
With double-layered collars of red and green,
殷勤滿面春。
Spring fills the face with enthusiasm.
曾為庾嶺客,
Once a traveler at Yuling,
本是洛陽人。
Originally from Luoyang.
老我何顏貌,
How aged is my appearance now,
東風處處新。
Yet everywhere the east wind brings renewal.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梅花盛開在瓶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和贊美。
詩的開頭,“瓶中梅”,寫出了梅花盛開在瓶中的場景,獨立而高潔,給人以一種清雅脫俗的感覺。
接著,“明窗凈棐幾,玉立耿無鄰”,通過描寫明亮整潔的窗戶和孤立高聳的梅花,強調了梅花的傲立和純潔。
緊接著,“紅綠兩重衿,殷勤滿面春”,用色彩豐富的衣領形容了梅花的美麗,而滿面春意則傳達了梅花積極向上、熱情奔放的氣質。
然后,“曾為庾嶺客,本是洛陽人”,表明作者曾經游歷過庾嶺,同時提到自己是洛陽人,突出了詩人的身世背景。
最后兩句,“老我何顏貌,東風處處新”,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思考,東風吹拂之處,萬物煥然一新,但作者自身的容顏卻逐漸老去,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變遷。
整首詩通過描寫梅花盛開在瓶中,反襯出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脆弱短暫,寄托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贊美和思考。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自然美的追求和敬仰。
“紅綠兩重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zhōng méi
瓶中梅
míng chuāng jìng fěi jǐ, yù lì gěng wú lín.
明窗凈棐幾,玉立耿無鄰。
hóng lǜ liǎng chóng jīn, yīn qín mǎn miàn chūn.
紅綠兩重衿,殷勤滿面春。
céng wèi yǔ lǐng kè, běn shì luò yáng rén.
曾為庾嶺客,本是洛陽人。
lǎo wǒ hé yán mào, dōng fēng chǔ chù xīn.
老我何顏貌,東風處處新。
“紅綠兩重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