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尋春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是尋春至”全詩
臺臨平野迥,人對老僧閒。
已是尋春至,仍容載月還。
郊坰有如此,能不數追攀。
分類:
《二月十五日同兄弟甥侄游西臺次子載弟韻》周必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月十五日同兄弟甥侄游西臺次子載弟韻》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地飲成真率,天風恕澀慳。
臺臨平野迥,人對老僧閒。
已是尋春至,仍容載月還。
郊坰有如此,能不數追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二月十五日的景象,周必大與他的兄弟、甥侄一起游覽西臺。他描述了大地吸收春水的速度如何增快,而天空的風卻變得涼爽而溫柔。西臺矗立在平野之上,與老僧相對而坐,寧靜自在。盡管已經是尋春的時候,但仍然可以欣賞到皎潔的明月。郊野的山丘如此美麗,怎能不多次追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詩人通過對地、天、臺、人、月、郊坰等元素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而祥和的環境中。
詩中使用了對仗押韻的手法,增加了詩詞的韻律感和美感。例如,“地飲成真率,天風恕澀慳”中的“真率”與“澀慳”形成了平仄押韻,使整句詩流暢而韻律優美。
詩人通過描繪大地吸收春水的速度加快和天空的風變得涼爽溫柔,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的變化。同時,詩人通過描述臺臨平野迥,人對老僧閒,展現了寧靜和宜人的環境,表達了對寧靜、舒適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最后兩句“已是尋春至,仍容載月還。郊坰有如此,能不數追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對美景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多次追尋這樣美好的景色。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春日的景象,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以及詩人對寧靜、舒適生活和美景的向往。
“已是尋春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uè shí wǔ rì tóng xiōng dì shēng zhí yóu xī tái cì zǐ zài dì yùn
二月十五日同兄弟甥侄游西臺次子載弟韻
dì yǐn chéng zhēn shuài, tiān fēng shù sè qiān.
地飲成真率,天風恕澀慳。
tái lín píng yě jiǒng, rén duì lǎo sēng xián.
臺臨平野迥,人對老僧閒。
yǐ shì xún chūn zhì, réng róng zài yuè hái.
已是尋春至,仍容載月還。
jiāo jiōng yǒu rú cǐ, néng bù shù zhuī pān.
郊坰有如此,能不數追攀。
“已是尋春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