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訝頑陰蔽月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訝頑陰蔽月堂”全詩
疾驅云陣千重翳,盡放冰輪萬丈光。
莫問蚌珠圓合浦,且聽羯鼓打西涼。
疏狂似我何須撓,撓取吹笙玉雪郎。
分類:
《和仲寧中秋赴飲莊宅》周必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仲寧中秋赴飲莊宅》是宋代詩人周必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方訝頑陰蔽月堂,
坐看涼吹動枯腸。
疾驅云陣千重翳,
盡放冰輪萬丈光。
莫問蚌珠圓合浦,
且聽羯鼓打西涼。
疏狂似我何須撓,
撓取吹笙玉雪郎。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在中秋節時與朋友仲寧一起赴宴莊宅的情景。詩人對月亮的變化感到驚訝,因為烏云遮蔽了月亮的光輝。他坐在那里,感受著涼風吹拂,這讓他內心感到凄涼。他希望能夠驅散烏云,讓月光重新照耀大地。詩人說,不要問蚌珠為什么圓潤,只需聆聽羯鼓的聲音從西涼傳來。他自比輕狂不羈,為何要被束縛?只需撥動笙簫,讓雪中的佳人動心即可。
賞析:
這首詩詞以中秋節為背景,通過描繪烏云遮蔽月亮、涼風吹拂等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自由的追求。詩人對烏云的存在感到訝異,暗示了他對世事變幻的領悟。他希望能夠消除阻礙,讓月光重新照亮世界,這可以理解為他追求真理和美好的愿望。
詩中的蚌珠和羯鼓是象征,蚌珠圓潤象征美好的事物,羯鼓代表著熱鬧喜慶的場合。詩人以此來對比自己的狀態,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宣稱自己疏狂不羈,不愿被限制,只想追求內心的歡愉和真摯的感情。撓取吹笙玉雪郎則是表達他希望通過音樂和美好的事物來打動他所愛之人的心。
整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美好和情感的追求,展示了他豪放不羈的個性。這首詩詞在描繪情景的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方訝頑陰蔽月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òng níng zhōng qiū fù yǐn zhuāng zhái
和仲寧中秋赴飲莊宅
fāng yà wán yīn bì yuè táng, zuò kàn liáng chuī dòng kū cháng.
方訝頑陰蔽月堂,坐看涼吹動枯腸。
jí qū yún zhèn qiān zhòng yì, jǐn fàng bīng lún wàn zhàng guāng.
疾驅云陣千重翳,盡放冰輪萬丈光。
mò wèn bàng zhū yuán hé pǔ, qiě tīng jié gǔ dǎ xī liáng.
莫問蚌珠圓合浦,且聽羯鼓打西涼。
shū kuáng shì wǒ hé xū náo, náo qǔ chuī shēng yù xuě láng.
疏狂似我何須撓,撓取吹笙玉雪郎。
“方訝頑陰蔽月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