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使曹瞞生賣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便使曹瞞生賣履”全詩
便使曹瞞生賣履,已賒王衍死排墻。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是非不驗道應壞,
禍福無憑天也芒。
便使曹瞞生賣履,
已賒王衍死排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對世事變幻、善惡報應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第一句“是非不驗道應壞”,意味著現實生活中的是非曲直無法得到驗證,人們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正在逐漸瓦解。作者感嘆道德敗壞的時代,可能導致社會的崩潰和混亂。
第二句“禍福無憑天也芒”,表達了作者對于命運的無奈和懷疑。人們的福禍并非完全由天意決定,命運的安排似乎也不可預測,這種不確定性使人們感到迷茫和困惑。
接下來的兩句“便使曹瞞生賣履,已賒王衍死排墻”,通過舉例來強調命運和價值的脆弱性。曹瞞指的是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曹操,王衍則是宋代名將,兩者都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然而,曹操生活貧困,不得不賣掉自己的鞋子,而王衍則死后被破土而葬。這些例子表明,即使是偉大的人物也無法逃脫命運的擺布,一切都可能被抹殺。
整首詩詞以短小的四句話道出了作者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無常和無法預測的變化。洪咨夔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他對于社會道德敗壞和命運無常的憂慮,喚起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觀的思考。
“便使曹瞞生賣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 hé lǎo rén chū dōng yù bǐ shí jué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
shì fēi bù yàn dào yīng huài, huò fú wú píng tiān yě máng.
是非不驗道應壞,禍福無憑天也芒。
biàn shǐ cáo mán shēng mài lǚ, yǐ shē wáng yǎn sǐ pái qiáng.
便使曹瞞生賣履,已賒王衍死排墻。
“便使曹瞞生賣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