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金為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海金為甌”全詩
興亡幾變滅,明月長清秋。
憶從黨禍起,中原墮旄頭。
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
年來月食昂,坐復山東州。
洗眼看太平,典衣辦芳篘。
流光濕沆瀣,散影涼颼飗。
老子興不淺,倒尺藥玉舟。
為言漢太史,甘心周南留。
不愿皋朔間,蓄之類徘優。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是一首宋代洪咨夔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州的鐵器錯亂,四海的金子用來制作甌器。
興衰更迭多少次,明亮的月亮持續清秋。
回憶起黨爭之禍起,中原的勢力喪失。
月亮升到九重天上,怎知道下面的民眾憂愁。
年復一年月食高懸,坐在山東州中。
把眼睛洗凈看太平局勢,辦理典禮穿上芳篘。
流動的光芒濕潤沙塵,散射的影子涼颼飗。
老子(指自己)的興盛不淺,躺在倒尺狀的藥玉舟中。
愿意說漢朝的太史(歷史學家),甘心留在周南(指南方地區)。
不愿意在皋朔之間徘徊,像蓄養那些類徘優(指人們追求名利)。
詩意和賞析:
《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這首詩詞的主題主要是對時局和政治的反思和感慨。洪咨夔以酬謝程嘉定和楊漢州的詩作為契機,借景抒發自己對黨爭之禍、社會動蕩以及民眾疾苦的觸動和思考。
詩中通過描述鐵器和金子的對比,表達了興衰更迭的歷史變遷。六州的鐵器錯亂,象征戰亂和混亂的局面,而四海的金子用來制作華麗的甌器,可能暗示統治者的奢靡和虛華。興亡的歷史變遷在明亮的秋月下得到映照,清秋的月光也讓人聯想到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
詩中還表達了對黨爭之禍和中原動蕩的憂慮。洪咨夔回憶起黨爭之禍的起因,對中原地區的勢力喪失感到痛惜。月亮升到九霄之上,但并不知道下面的民眾所遭受的憂愁和苦難。
詩中也透露出對太平盛世的期望和追求。年復一年,月食升高,作者坐在山東州中,希望通過洗凈眼睛看到太平的景象。他希望通過辦理典禮、穿上華麗的衣服來呈現太平的時光。
最后幾句表達了對自己的追求和態度。洪咨夔自稱為老子,自詡興盛不淺,躺在倒尺狀的藥玉舟中,可能暗示自己對人生和時局的把握和超脫。他愿意效法漢朝的太史,甘心留在周南,不愿意在名利之間徘徊,與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保持距離。
整首詩詞通過對歷史、政治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時局動蕩和社會問題的關注,展示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對人生追求的態度。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通過鐵器和金子、明月和民眾的對比,以及倒尺藥玉舟等形象的運用,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和意境感。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洪咨夔對歷史和社會的思考,以及對太平盛世和個人追求的渴望。
“四海金為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chéng jiā dìng yáng hàn zhōu jiàn hé sān shǒu
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
liù zhōu tiě zhù cuò, sì hǎi jīn wèi ōu.
六州鐵鑄錯,四海金為甌。
xīng wáng jǐ biàn miè, míng yuè cháng qīng qiū.
興亡幾變滅,明月長清秋。
yì cóng dǎng huò qǐ, zhōng yuán duò máo tóu.
憶從黨禍起,中原墮旄頭。
yuè xíng jiǔ xiāo shàng, ān zhī xià mín chóu.
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
nián lái yuè shí áng, zuò fù shān dōng zhōu.
年來月食昂,坐復山東州。
xǐ yǎn kàn tài píng, diǎn yī bàn fāng chōu.
洗眼看太平,典衣辦芳篘。
liú guāng shī hàng xiè, sàn yǐng liáng sōu liú.
流光濕沆瀣,散影涼颼飗。
lǎo zi xìng bù qiǎn, dào chǐ yào yù zhōu.
老子興不淺,倒尺藥玉舟。
wèi yán hàn tài shǐ, gān xīn zhōu nán liú.
為言漢太史,甘心周南留。
bù yuàn gāo shuò jiān, xù zhī lèi pái yōu.
不愿皋朔間,蓄之類徘優。
“四海金為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