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虬乘蒼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駟虬乘蒼鷖”全詩
雜之蘭為佩,申之蕙為纕。
持此孰與贈,美人天一方。
駟虬乘蒼鷖,御風朝虛皇。
袖中治安書,瑯瑯奏明光。
探囊出刀圭,為民起膏肓。
臨流不可渡,與世為津梁。
玉池浸雞舌,薰作青史香。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擬古送莊郎中歸朝二首》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送莊郎中歸朝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涉江采芙蓉,露華不盈筐。
雜之蘭為佩,申之蕙為纕。
持此孰與贈,美人天一方。
駟虬乘蒼鷖,御風朝虛皇。
袖中治安書,瑯瑯奏明光。
探囊出刀圭,為民起膏肓。
臨流不可渡,與世為津梁。
玉池浸雞舌,薰作青史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郎中(古代官職)歸朝的場景,以古意現代,展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謳歌,并表達了對政治擔當和社會責任的思考。詩中描述了美麗的景物、高貴的坐騎、權力的象征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最后表達了對自己在歷史中留下美好印記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現了作者的才華和對美的追求。下面對詩中的幾個重要意象進行分析:
1. 涉江采芙蓉,露華不盈筐:描繪了江邊采摘芙蓉的情景,芙蓉以其美麗和純潔的形象象征了美人。
2. 雜之蘭為佩,申之蕙為纕:將芙蓉與蘭花、蕙草混合佩戴,顯示了對美的追求和對多樣化的追崇。
3. 駟虬乘蒼鷖,御風朝虛皇:描述了莊嚴而高貴的坐騎,展現了歸朝者的威嚴和權力。
4. 袖中治安書,瑯瑯奏明光:以治安書為象征,表達了歸朝者肩負的責任和對社會秩序的維護。
5. 探囊出刀圭,為民起膏肓:將刀圭(古代官員的標志)與為民眾服務聯系在一起,表達了為人民謀福祉的決心和擔當。
6. 臨流不可渡,與世為津梁:以流水為隱喻,表達了歸朝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自己在歷史中的重要性的認識。
7. 玉池浸雞舌,薰作青史香:將玉池與雞舌(古代傳世名器)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自己留名青史的愿望和對功績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美景、崇高的形象和寓意,表達了作者對歸朝者的贊頌,同時借以思考和探討政治擔當和為民眾服務的責任。這首詩詞以婉約清麗的形式,展示了洪咨夔的詩才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政治理想和社會責任感。《擬古送莊郎中歸朝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涉江采芙蓉,露華不盈筐。
雜之蘭為佩,申之蕙為纕。
持此孰與贈,美人天一方。
駟虬乘蒼鷖,御風朝虛皇。
袖中治安書,瑯瑯奏明光。
探囊出刀圭,為民起膏肓。
臨流不可渡,與世為津梁。
玉池浸雞舌,薰作青史香。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莊郎中歸朝的情景,并表達了對歸朝者的贊美和對政治擔當的思考。詩中描繪了美麗的芙蓉花,但由于露水的珠華太多而無法裝滿筐籃。詩人將芙蓉花與蘭花、蕙草混合佩戴,代表了美人的高貴和多樣化。詩人認為持有這樣的禮物送給美人,她將會成為整個天地間最美的存在。詩中還描寫了歸朝者騎著高貴的馬匹,駕馭著蒼鷖(一種神鳥),御風而行,仿佛迎接著皇帝的歸來。歸朝者的袖中裝有治安書,莊重地奏響明亮的聲音,象征著他維護社會秩序的責任。他從囊中取出刀圭(古代官員的標志),代表著他為民眾的利益而奮斗。他站在不可逾越的急流旁邊,成為連接世界的橋梁。他的功績像珍貴的雞舌石一樣沉浸在玉池中,散發出青史留名的香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美景、高貴形象和寓意,表達了對歸朝者的贊美和對政治擔當的思考。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對美的追求。
詩中以涉江采芙蓉的情景開頭,以美麗的芙蓉花象征美人。將芙蓉花和蘭花、蕙草混合佩戴,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多樣化的追崇。
接著描繪了歸朝者騎著高貴的馬匹和駕馭蒼鷖的場景,展示了歸朝者的威嚴和權力。
詩中還強調了歸朝者的政治擔當和為民眾服務的責任。袖中裝有治安書,莊重地奏響明亮的聲音,象征著他維護社會秩序的責任。探囊中拿出刀圭,代表他為民眾的利益而奮斗。
最后,詩人通過急流不可渡的隱喻,表達了歸朝者對歷史的思考和自己在歷史中的重要性的認識。他希望自己的功
“駟虬乘蒼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sòng zhuāng láng zhōng guī cháo èr shǒu
擬古送莊郎中歸朝二首
shè jiāng cǎi fú róng, lù huá bù yíng kuāng.
涉江采芙蓉,露華不盈筐。
zá zhī lán wèi pèi, shēn zhī huì wèi rǎng.
雜之蘭為佩,申之蕙為纕。
chí cǐ shú yǔ zèng, měi rén tiān yī fāng.
持此孰與贈,美人天一方。
sì qiú chéng cāng yī, yù fēng cháo xū huáng.
駟虬乘蒼鷖,御風朝虛皇。
xiù zhōng zhì ān shū, láng láng zòu míng guāng.
袖中治安書,瑯瑯奏明光。
tàn náng chū dāo guī, wèi mín qǐ gāo huāng.
探囊出刀圭,為民起膏肓。
lín liú bù kě dù, yǔ shì wèi jīn liáng.
臨流不可渡,與世為津梁。
yù chí jìn jī shé, xūn zuò qīng shǐ xiāng.
玉池浸雞舌,薰作青史香。
“駟虬乘蒼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