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底蟬蟟尤更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葉底蟬蟟尤更苦”全詩
葉底蟬蟟尤更苦,吸風飲露伴入饑。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雨中次韻兩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次韻兩絕》是洪咨夔所寫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提起酒壺,勸飲無米酒,
催促織機,卻無絲線成。
樹葉底下,蟬鳴特別悲苦,
吸風飲露,與饑荒為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中的景象,通過對瑣碎的細節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時局的思考。詩中以提壺勸飲、促織催機、吸風飲露等形象的描寫,表達了物質匱乏和社會困境的現實。詩人通過描繪蟬鳴悲苦,抒發了自己對困苦生活的感同身受,并以此暗示了人們在艱難時期的共同遭遇。
賞析:
《雨中次韻兩絕》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困苦現實的感嘆和思考。詩的前兩句寫出了酒無米、機無絲的情景,通過對生活物質匱乏的描寫,凸顯了困苦和拮據的社會環境。接著,詩人將視線轉向樹葉底下的蟬蟟,以此表達了自己對于困苦生活的共鳴,蟬鳴悲苦的形象進一步強化了整首詩的憂憤情緒。最后兩句以吸風飲露伴入饑為結尾,表達了人們在艱難時期互相扶持、共同面對困境的意境。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通過對雨中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困苦生活的同情與關懷。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卻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困苦時期的社會現實。它通過物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困境的思考和對人們困苦生活的同情。整體上,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思考社會問題和人生困境。
“葉底蟬蟟尤更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cì yùn liǎng jué
雨中次韻兩絕
tí hú quàn yǐn yuán wú shú, cù zhī cuī jī wèi yǒu sī.
提壺勸飲元無秫,促織催機未有絲。
yè dǐ chán liáo yóu gèng kǔ, xī fēng yǐn lù bàn rù jī.
葉底蟬蟟尤更苦,吸風飲露伴入饑。
“葉底蟬蟟尤更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