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癯面亦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酸癯面亦棱”全詩
山明松戴雪,澗澀石懷冰。
清壯髯還戟,酸癯面亦棱。
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丙戌天基節自至道宮趨寶福院寒甚》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丙戌天基節自至道宮趨寶福院寒甚》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謁千秋節,
攀援萬歲藤。
山明松戴雪,
澗澀石懷冰。
清壯髯還戟,
酸癯面亦棱。
暖寒能破戒,
珍重虎溪僧。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冬日里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物的感受,以及對修行者的敬佩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冬日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山明松柏覆蓋著潔白的雪,溪澗中的石頭被冰凍著,展現了嚴寒的自然景觀。這些景物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冰凍的氣氛。
詩中還描繪了幾位人物形象。清壯的髯(指胡須)和手持戟的人物,以及面色蒼癯(消瘦)而棱角分明的人物,可能是在描述勇士或戰士。這些形象通過對比凸顯了冬天的嚴寒,暗示了他們在冬天中的堅韌和勇敢。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修行者的敬佩和珍重之情。他贊美修行者能在嚴寒的冬天堅守戒律,尤其提到了虎溪僧,暗示他們是修行中的佼佼者,值得尊敬和重視。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冬天的寒冷和艱苦環境的感受,同時也傳達了對勇士和修行者的敬佩之情。這種對冬天嚴寒的描繪和對勇氣與堅韌的贊美,展現了宋代文人對于精神追求的重視和贊美。
“酸癯面亦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ǐng xū tiān jī jié zì zhì dào gōng qū bǎo fú yuàn hán shén
丙戌天基節自至道宮趨寶福院寒甚
cháo yè qiān qiū jié, pān yuán wàn suì téng.
朝謁千秋節,攀援萬歲藤。
shān míng sōng dài xuě, jiàn sè shí huái bīng.
山明松戴雪,澗澀石懷冰。
qīng zhuàng rán hái jǐ, suān qú miàn yì léng.
清壯髯還戟,酸癯面亦棱。
nuǎn hán néng pò jiè, zhēn zhòng hǔ xī sēng.
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酸癯面亦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