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貧賤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恥貧賤辱”全詩
秋風促絡緯,春雨鳴播谷。
一氣臂屈伸,萬事手翻覆。
得牛或貽災,失馬詎非福。
七侯梁冀誅,三妹國忠族。
鼎貴正酣豢,旁窺已魚肉。
自古圣賢徒,不恥貧賤辱。
忠信以為寶,豈弟而干祿。
但信命行藏,不計得遲速。
泰極必有否,剝爛乃為復。
一理無間斷,九卦要精熟。
夢起獨忘言,窗前數叢菊。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續夢》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續夢》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造化有真機,寒暑不停軸。
秋風促絡緯,春雨鳴播谷。
一氣臂屈伸,萬事手翻覆。
得牛或貽災,失馬詎非福。
七侯梁冀誅,三妹國忠族。
鼎貴正酣豢,旁窺已魚肉。
自古圣賢徒,不恥貧賤辱。
忠信以為寶,豈弟而干祿。
但信命行藏,不計得遲速。
泰極必有否,剝爛乃為復。
一理無間斷,九卦要精熟。
夢起獨忘言,窗前數叢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自然界的變化和人事的起伏,探討了命運的無常和人生的真諦。他認為天地之間存在著無法改變的真理和規律,人類應該以忠信為寶,不計較功名利祿,而是要相信命運的安排,坦然接受生活的變化。
賞析:
《續夢》以對自然和人事的觀察為基礎,通過對宏觀和微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展示了生命的起伏和變化。詩中提到的造化、寒暑、秋風、春雨等自然元素,代表了天地運行的規律和變化,與人生的起伏相呼應。通過描述得牛貽災、失馬非福等情節,作者表達了對命運的理解,認為人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應當以忠誠和信仰為重,而不是追求權勢和利益。
詩詞中的歷史典故如七侯梁冀誅和三妹國忠族,揭示了權謀之爭和家族紛爭的悲劇。通過對這些典故的引用,作者表達了對權力和利益的冷嘲熱諷,強調了忠信和真理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一理無間斷,九卦要精熟。夢起獨忘言,窗前數叢菊。”以象征性的意象作為收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索。一理無間斷指的是宇宙間的真理和規律是連貫不斷的,九卦要精熟則是指人應該對世事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夢起獨忘言,窗前數叢菊則表達了作者追求內心安寧和自我超越的愿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和歷史的描繪,以及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忠誠、真理和內心追求的價值觀。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引發人們對人生意義和命運的深思。
“不恥貧賤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ù mèng
續夢
zào huà yǒu zhēn jī, hán shǔ bù tíng zhóu.
造化有真機,寒暑不停軸。
qiū fēng cù luò wěi, chūn yǔ míng bō gǔ.
秋風促絡緯,春雨鳴播谷。
yī qì bì qū shēn, wàn shì shǒu fān fù.
一氣臂屈伸,萬事手翻覆。
dé niú huò yí zāi, shī mǎ jù fēi fú.
得牛或貽災,失馬詎非福。
qī hóu liáng jì zhū, sān mèi guó zhōng zú.
七侯梁冀誅,三妹國忠族。
dǐng guì zhèng hān huàn, páng kuī yǐ yú ròu.
鼎貴正酣豢,旁窺已魚肉。
zì gǔ shèng xián tú, bù chǐ pín jiàn rǔ.
自古圣賢徒,不恥貧賤辱。
zhōng xìn yǐ wéi bǎo, qǐ dì ér gàn lù.
忠信以為寶,豈弟而干祿。
dàn xìn mìng xíng cáng, bù jì dé chí sù.
但信命行藏,不計得遲速。
tài jí bì yǒu fǒu, bō làn nǎi wèi fù.
泰極必有否,剝爛乃為復。
yī lǐ wú jiàn duàn, jiǔ guà yào jīng shú.
一理無間斷,九卦要精熟。
mèng qǐ dú wàng yán, chuāng qián shù cóng jú.
夢起獨忘言,窗前數叢菊。
“不恥貧賤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