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何時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事何時了”全詩
未霜烏桕赤,得日紫薇紅。
山勢西南缺,湖光左右通。
引將絲竹卻,洗耳聽松風。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洪園洗心堂飲中偶成》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洪園洗心堂飲中偶成》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官事何時了,抽身朱墨叢。
未霜烏桕赤,得日紫薇紅。
山勢西南缺,湖光左右通。
引將絲竹卻,洗耳聽松風。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洪園洗心堂的場景,表達了對官場繁瑣之事的厭倦和對自然之美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遠離官場的紛擾,回歸自然,洗凈心靈的塵埃,以享受寧靜和自由。他用自然景物的形象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并通過音樂的表演來感受大自然的聲音。
賞析:
1. 第一句“官事何時了,抽身朱墨叢。”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渴望遠離的情緒。朱墨指的是官場中的繁文縟節和繁瑣的事務。
2. 第二句“未霜烏桕赤,得日紫薇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的向往。烏桕是一種秋天開花的樹木,未霜表示初秋時節,赤色的烏桕和紫紅色的紫薇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示了自然萬物的美麗。
3. 第三句“山勢西南缺,湖光左右通。”描繪了洪園洗心堂所處的自然環境。山勢的西南方向有一處缺口,湖水在洗心堂的周圍流動,形成了一幅自然秀美的景色。
4. 第四句“引將絲竹卻,洗耳聽松風。”通過音樂的表演,詩人營造了一種清新的氛圍。絲竹指的是樂器,詩人通過音樂引發的聲音來傳達大自然的美妙之音,使人心曠神怡。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音樂的形象來表達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寧靜的向往。通過描繪自然的美麗和音樂的悠揚,詩人希望能夠洗凈心靈,遠離塵囂,獲得內心的寧靜和自由。這首詩詞既展現了宋代士人對自然的熱愛,也抒發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官事何時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óng yuán xǐ xīn táng yǐn zhōng ǒu chéng
洪園洗心堂飲中偶成
guān shì hé shí le, chōu shēn zhū mò cóng.
官事何時了,抽身朱墨叢。
wèi shuāng wū jiù chì, dé rì zǐ wēi hóng.
未霜烏桕赤,得日紫薇紅。
shān shì xī nán quē, hú guāng zuǒ yòu tōng.
山勢西南缺,湖光左右通。
yǐn jiāng sī zhú què, xǐ ěr tīng sōng fēng.
引將絲竹卻,洗耳聽松風。
“官事何時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