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葉離披藕葉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菰葉離披藕葉欹”全詩
西風坐斷群芳路,不屬黃花更屬誰。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獎菊二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獎菊二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菰葉離披藕葉欹,
精神得似未秋時。
西風坐斷群芳路,
不屬黃花更屬誰。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菊花為主題,表達了菊花在秋天中的獨特之美和堅韌的品質。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化和菊花的高傲之氣,同時也抒發了對菊花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菊花為形象,展示了菊花獨有的品質和堅強的精神。首句描述了菊花的形態,將菊花比作菰葉,形容其離披而垂傾。接著,詩人通過“精神得似未秋時”的描寫,表達了菊花的早秋之美和依然傲立不倒的精神風貌。
接下來的兩句“西風坐斷群芳路,不屬黃花更屬誰”傳遞了菊花的高傲和自信。西風坐斷群芳路,意味著菊花在眾多花卉中傲然獨立,不受其他花朵的干擾。而“不屬黃花更屬誰”則表達了菊花的獨特之美,與黃花相比,更顯出它的卓越和出眾。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菊花的描繪,展示了菊花的堅韌和高潔之氣。在宋代文人的筆墨下,菊花成為了高雅、傲骨和清雅的象征,也體現了文人對自身追求高尚品質的寄托和贊美之情。這首詩通過菊花的形象,傳遞了咨夔對菊花傲然挺立的贊美,同時也寓意了文人的追求和自我價值的堅守。
“菰葉離披藕葉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g jú èr jué
獎菊二絕
gū yè lí pī ǒu yè yī, jīng shén dé shì wèi qiū shí.
菰葉離披藕葉欹,精神得似未秋時。
xī fēng zuò duàn qún fāng lù, bù shǔ huáng huā gèng shǔ shuí.
西風坐斷群芳路,不屬黃花更屬誰。
“菰葉離披藕葉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