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欲行春雪不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公欲行春雪不愁”全詩
逗暖流澌鳴暗谷,送晴倒景漾層樓。
似無似有草痕動,半落半開花氣浮。
婆餅焦聲林外起,便從野渡喚橫舟。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謹和老人雪晴》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謹和老人雪晴》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屏九折跨三休,
公欲行春雪不愁。
逗暖流澌鳴暗谷,
送晴倒景漾層樓。
似無似有草痕動,
半落半開花氣浮。
婆餅焦聲林外起,
便從野渡喚橫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在雪后的景色中散步的情景。老人跨過了九道彎曲的山脊,準備出門迎接春天的到來,而雪并不能阻擋他的行程。在溫暖的春風中,他聽到了流水在幽深的山谷中奔涌的聲音,看到了陽光照耀下的景色在層層樓閣中倒映。他似乎看到了一些草痕在微微動蕩,花兒半開半落,花香在空氣中飄浮。這時,從林外傳來了烤餅子焦香的味道,老人立刻從野渡上呼叫著橫渡江河的船只。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老人在雪后迎接春天的美麗景色中的閑適散步。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觀的變化和老人內心的寧靜愉悅。詩中使用的形象描寫生動而富有節奏感,如"云屏九折跨三休"、"逗暖流澌鳴暗谷"、"送晴倒景漾層樓"等,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春雪融化后大自然的生機勃勃。
詩中還融入了一些對人生的思考。老人跨越九道山脊,象征著他在人生的旅途中經歷過許多曲折和困難,但他并不畏懼,堅定地向前行進。他對自然景色的細致觀察,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最后,他聽到了烤餅子的香味,這一細節揭示了老人不僅注重自然景色的欣賞,也對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保持敏感和喜悅。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老人的心境,展示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讀者可以在閱讀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寶貴,并從中汲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細節的關注。
“公欲行春雪不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 hé lǎo rén xuě qíng
謹和老人雪晴
yún píng jiǔ zhé kuà sān xiū, gōng yù xíng chūn xuě bù chóu.
云屏九折跨三休,公欲行春雪不愁。
dòu nuǎn liú sī míng àn gǔ, sòng qíng dào jǐng yàng céng lóu.
逗暖流澌鳴暗谷,送晴倒景漾層樓。
shì wú sì yǒu cǎo hén dòng, bàn luò bàn kāi huā qì fú.
似無似有草痕動,半落半開花氣浮。
pó bǐng jiāo shēng lín wài qǐ, biàn cóng yě dù huàn héng zhōu.
婆餅焦聲林外起,便從野渡喚橫舟。
“公欲行春雪不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