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眇蟬聲繰獨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窈眇蟬聲繰獨繭”全詩
窈眇蟬聲繰獨繭,為渠立盡晚來風。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晚涼》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涼》是宋代洪咨夔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涼
樛枝陰合翠熏籠,
曲曲斜斜石徑通。
窈眇蟬聲繰獨繭,
為渠立盡晚來風。
譯文:
垂柳枝條交織成綠色的香籠,
曲折蜿蜒的石徑通行。
微小而婉轉的蟬鳴編織著獨自的繭,
為了他而立的風持續吹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傍晚的景象。洪咨夔以細膩的筆觸表現了自然界的和諧與寧靜。樛枝交織成的綠色香籠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曲曲斜斜的石徑通向遠方,引人向前探索。蟬鳴聲輕柔而婉轉,仿佛在織造獨特的繭,而微風則為此繭帶來持久的陪伴。
賞析:
《晚涼》以其細膩而準確的描寫,展現了夏日傍晚的景象,給人以清涼和寧靜的感受。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將樛枝形容為“翠熏籠”,使讀者感受到樹蔭下的清爽涼意。曲曲斜斜的石徑引人想象遠方的美景,增加了詩情畫意。蟬鳴聲被形容為“窈眇”,細膩而微妙,仿佛織造著獨特的繭,將讀者帶入靜謐的夏日夜晚。最后一句“為渠立盡晚來風”,表達了微風吹送繭中的蟬聲,使詩意更加深遠。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聲音的描繪,展現了洪咨夔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和感受。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夏日傍晚的寧靜和涼爽,體驗到自然界的和諧與美好。《晚涼》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喚起讀者對大自然的向往和思考,使人陶醉其中,感受到文字與自然的交融。
“窈眇蟬聲繰獨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liáng
晚涼
jiū zhī yīn hé cuì xūn lóng, qū qū xié xié shí jìng tōng.
樛枝陰合翠熏籠,曲曲斜斜石徑通。
yǎo miǎo chán shēng qiāo dú jiǎn, wèi qú lì jǐn wǎn lái fēng.
窈眇蟬聲繰獨繭,為渠立盡晚來風。
“窈眇蟬聲繰獨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