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圖易必思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來圖易必思艱”全詩
萬里功名終竟在,百年元氣早須還。
安危著眼棋枰外,中否留心弩括間。
寄似匆匆無幾語,華陽東去是潼關。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用伯修韻迓虞提刑》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伯修韻迓虞提刑》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用伯修韻迓虞提刑,
以伯修韻迎接虞提刑官。
朝來圖易必思艱,
每次朝廷有變動,必然考慮艱難。
運甓工夫莫放閑。
政務繁忙,不可懈怠。
萬里功名終竟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功名最終要經歷漫長的奮斗。
百年元氣早須還。
人的精力有限,年華飛逝,早晚要歸還給大地。
安危著眼棋枰外,
在安危之際,要著眼于整個局勢。
中否留心弩括間。
中流擊退否定之勢,要留心箭矢的張弛之間。
寄似匆匆無幾語,
寄托于匆匆之中的言辭寥寥。
華陽東去是潼關。
華陽指的是洛陽,東去即是指向東方,潼關是陜西省境內的一個關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對官場生涯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作者以迎接虞提刑官的場景為引子,探討了朝廷的政務變動和官場的艱辛。他認為在朝廷中,每一次變動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決策并不輕松。
詩中提到了運甓工夫,意味著政務繁忙,不可懈怠。作者強調了在官場中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不可松懈。
接下來,詩人探討了功名和人生的意義。萬里功名需要經歷長時間的奮斗,而百年元氣是指人的生命有限,需要把握時機,珍惜時間。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安危和中否的思考。他認為在面對安危的時刻,要放眼整個局勢,不僅僅局限于眼前的得失。對于中流擊退否定之勢,要時刻留心箭矢的張弛之間,保持警惕。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匆匆的感慨,以及他的歸宿之地。華陽是洛陽的別稱,東去指向東方,潼關是通往東方的關口,暗示了詩人即將遠離洛陽,向東方遠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官場生涯和人生境遇,表達了洪咨夔對人生意義和處世之道的思考,展現了他對官場世態和人生百態的深刻洞察。
“從來圖易必思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bó xiū yùn yà yú tí xíng
用伯修韻迓虞提刑
cóng lái tú yì bì sī jiān, yùn pì gōng fū mò fàng xián.
從來圖易必思艱,運甓工夫莫放閑。
wàn lǐ gōng míng zhōng jìng zài, bǎi nián yuán qì zǎo xū hái.
萬里功名終竟在,百年元氣早須還。
ān wēi zhuó yǎn qí píng wài, zhōng fǒu liú xīn nǔ kuò jiān.
安危著眼棋枰外,中否留心弩括間。
jì shì cōng cōng wú jǐ yǔ, huá yáng dōng qù shì tóng guān.
寄似匆匆無幾語,華陽東去是潼關。
“從來圖易必思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