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霏深處萬山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霏深處萬山羅”全詩
上采緯書乾鑿度,下搜雜志薛延陀。
手披不厭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貝多。
若問尊經閣中事,南豐作記也須呵。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再用陀字韻》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用陀字韻》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霏深處萬山羅,
閑裹工夫歲月磨。
上采緯書乾鑿度,
下搜雜志薛延陀。
手披不厭薰沉水,
心悟何妨涉貝多。
若問尊經閣中事,
南豐作記也須呵。
譯文:
煙霧籠罩著深山萬重,
靜靜地包裹著歲月的磨礪。
上游采緯編織經綸之書,
下搜尋各種雜志與薛延陀之作。
手披不厭沉浸在文學的河水中,
心領悟,又何妨深入貝多的世界。
如果問起尊經閣中的事情,
南豐作記也是需要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煙霧籠罩深山的景象開篇,形象地描繪了一個幽靜而神秘的場景。作者以“閑裹工夫歲月磨”表達了對時間的感慨,時間的流逝無聲無息地打磨著一切。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的學習和創作過程。他上游采緯,編織紛繁的經綸之書,下游搜尋各種雜志和薛延陀的作品。這表明作者勤奮學習,廣泛涉獵各種文化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才華和見識。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手披不厭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貝多”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追求。他用手撫摸沉浸在文學之中,不厭其煩,心靈通過涉足貝多(指古代風格獨特的詩文)的世界而得到啟迪。
最后兩句“若問尊經閣中事,南豐作記也須呵”,表明作者對于經書和文化知識的重視。他自稱南豐作記(可能是作者自號),意味著他也有著記錄和傳承文化的使命。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的學習、創作和對文化的追求,表達了洪咨夔對于知識和文學的熱愛,以及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士人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對文化的執著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尊重。
“煙霏深處萬山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yòng tuó zì yùn
再用陀字韻
yān fēi shēn chù wàn shān luó, xián guǒ gōng fū suì yuè mó.
煙霏深處萬山羅,閑裹工夫歲月磨。
shàng cǎi wěi shū gān záo dù, xià sōu zá zhì xuē yán tuó.
上采緯書乾鑿度,下搜雜志薛延陀。
shǒu pī bù yàn xūn chén shuǐ, xīn wù hé fáng shè bèi duō.
手披不厭薰沉水,心悟何妨涉貝多。
ruò wèn zūn jīng gé zhōng shì, nán fēng zuò jì yě xū ā.
若問尊經閣中事,南豐作記也須呵。
“煙霏深處萬山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