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引莓苔上短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引莓苔上短垣”全詩
不如歸去來兮好,百世聞風只杜鵑。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楚城靖節祠》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楚城靖節祠》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雨水滋潤著矮矮的墻上的莓苔,
流泉無論怎樣小,始終在涓涓細流。
無論如何,還是回歸故鄉最好,
百世之后,只有杜鵑聲聲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楚城靖節祠的景象,表達了回歸故鄉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寫雨水滋潤矮墻上的莓苔和細小的流泉,展示了祠堂的寂靜和寧靜。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于歸鄉的期望,認為回到故鄉才是最好的選擇。最后一句提到百世之后,只有杜鵑的聲音傳遍,可能是指詩人希望回歸故鄉后,能夠與故鄉的杜鵑鳥一同享受寧靜和自由。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描寫,傳達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回歸的向往。詩中的景象通過雨水滋潤莓苔和流泉細流的描繪,展示了祠堂的寧靜和祥和。詩人選擇了簡單的詞語和意象,使整首詩的氛圍清新而明朗。在最后一句中,詩人通過提到杜鵑的聲音,強調了回歸故鄉后的寧靜和自由,傳達了對安逸和心靈的追求。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和向往。它描繪了一幅寧靜祥和的景象,同時也呼應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即回歸故土尋找內心的安寧和自由。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和希望的感受。
“雨引莓苔上短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ǔ chéng jìng jié cí
楚城靖節祠
yǔ yǐn méi tái shàng duǎn yuán, liú quán wú yàng zì juān juān.
雨引莓苔上短垣,流泉無恙自涓涓。
bù rú guī qù lái xī hǎo, bǎi shì wén fēng zhǐ dù juān.
不如歸去來兮好,百世聞風只杜鵑。
“雨引莓苔上短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