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便官事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便官事少”全詩
為便官事少,不厭客來頻。
竹裹觥籌密,花邊屐齒新。
拍欄誰得句,喚起主林神。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崔綿谷共賦亭次韻》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崔綿谷共賦亭次韻》是一首宋代洪咨夔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度崔秋浦,聲名鄭子真。
為便官事少,不厭客來頻。
竹裹觥籌密,花邊屐齒新。
拍欄誰得句,喚起主林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崔綿谷與鄭子真在亭子里的情景。崔綿谷是一個風度翩翩的人,而鄭子真以他的聲名聞名。崔綿谷身為官員,工作不多,因此他不厭倦客人頻繁造訪。他們在亭子里,用竹子包裹著酒杯和籌碼,這些東西都是新的。他們在欄桿上敲打,想要找到一句有趣的詩句,喚醒主人林神的才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崔綿谷和鄭子真的閑暇時光。詩中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兩人雅致的生活態度和文化修養。崔綿谷是一個風度翩翩的人,他在詩中展現出對待官事的從容態度,因為工作不多,他不嫌棄客人頻繁造訪,表現出隨和而開放的個性。
詩中出現的竹裹觥籌和花邊屐齒也體現了兩人的追求品味和享受生活的態度。竹子作為文人雅士常用的材料,用來包裹酒杯和籌碼,顯示出他們對物品的精致要求。花邊屐齒則表明他們注重細節和品位,這些新的裝飾物品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最后兩句詩寫到兩人在欄桿上敲打,試圖尋找一句有趣的詩句,喚醒主人林神的才思。這表明他們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也展現了他們對文學的敬重。整首詩以抒發閑適、優雅和文化追求為主題,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
“為便官事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mián gǔ gòng fù tíng cì yùn
崔綿谷共賦亭次韻
fēng dù cuī qiū pǔ, shēng míng zhèng zǐ zhēn.
風度崔秋浦,聲名鄭子真。
wèi biàn guān shì shǎo, bù yàn kè lái pín.
為便官事少,不厭客來頻。
zhú guǒ gōng chóu mì, huā biān jī chǐ xīn.
竹裹觥籌密,花邊屐齒新。
pāi lán shuí dé jù, huàn qǐ zhǔ lín shén.
拍欄誰得句,喚起主林神。
“為便官事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