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菰黍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風菰黍黑”全詩
產瑞搖銀海,占豐滟玉池。
芃芃秔合穗,裊裊穄分枝。
卻憶官張望,嘗新薦一匙。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山中菰生米父老謂豐年之祥用子有韻》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菰生米父老謂豐年之祥用子有韻》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中菰生黑色黍米,老人們說這是豐年的征兆,有一種祥瑞的感覺。
山崦之地很少有人聽說過菰生米。
這些祥瑞的米粒搖曳在銀色的海上,預示著豐收的來臨,像玉池中的浪花一樣。
秧苗茂盛,稻穗豐滿,像細長的枝條上掛滿了新鮮的穗子。
我回想起官員張望的情景,曾經為他推薦過一匙新鮮的稻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中菰生黑色黍米為主題,表達了豐收的喜悅和對農業祥瑞的謳歌。菰生米是一種黑色的黍米,它的出現被老人們看作是豐年的征兆,預示著豐收的到來。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菰生米的生長情景和它帶來的喜悅,展現了農業豐收的美好景象。
首先,詩詞以“秋風菰黍黑”開篇,描繪了豐滿的菰生黑色黍米在秋風中搖曳的景象,給人一種豐收的感覺。接著,詩人用“山崦罕聞之”形容菰生米的稀有性質,暗示著這是一種珍貴的祥瑞。然后,詩人通過“產瑞搖銀海,占豐滟玉池”的形象描寫,將菰生米的祥瑞象征與銀色的海浪和玉池的浪花相連,進一步強調了它的特殊意義和喜慶之情。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通過“芃芃秔合穗,裊裊穄分枝”的描寫,形象地展示了稻苗茂盛、稻穗豐滿的景象,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最后,詩人回憶起官員張望的情景,表達了自己曾經向他推薦過豐收的稻米,語言間流露出對豐收和美好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農業豐收的喜慶場景,通過描繪稻田的景象、祥瑞的象征和人們對豐收的向往,表達了對豐年的盼望和對農業勞動的贊美。這首詩詞既具有感染力,又展示了作者對世俗生活的關注和熱愛,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秋風菰黍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gū shēng mǐ fù lǎo wèi fēng nián zhī xiáng yòng zi yǒu yùn
山中菰生米父老謂豐年之祥用子有韻
qiū fēng gū shǔ hēi, shān yān hǎn wén zhī.
秋風菰黍黑,山崦罕聞之。
chǎn ruì yáo yín hǎi, zhàn fēng yàn yù chí.
產瑞搖銀海,占豐滟玉池。
péng péng jīng hé suì, niǎo niǎo jì fēn zhī.
芃芃秔合穗,裊裊穄分枝。
què yì guān zhāng wàng, cháng xīn jiàn yī chí.
卻憶官張望,嘗新薦一匙。
“秋風菰黍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