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可人如西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君可人如西湖”全詩
氣嚴慣嘗志士膽,格高厭食太官肉。
此君可人如西湖,荷邊冰簟三更鋪。
心知爽快不宜過,奈此風月人間無。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苦筍》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苦筍》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臨軒解褐賜湯沐,
一節兩節水蒼玉。
氣嚴慣嘗志士膽,
格高厭食太官肉。
此君可人如西湖,
荷邊冰簟三更鋪。
心知爽快不宜過,
奈此風月人間無。
中文譯文:
站在窗前脫去褐衣,享受著賜予的溫泉浴,
一節、兩節,水中蒼玉一樣的筍。
他的氣節嚴肅,習慣嘗試志士的勇氣,
品味著高尚,對朝廷的肉食感到厭惡。
這位仁兄可人如同西湖美景,
將冷冷的荷葉鋪在三更時分的冰冷席上。
他心知不宜過于放縱快意,
然而在這世間,他無法擁有如此風光月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一位具有高尚氣節的人物形象為主線,展現了他對官場腐敗的厭惡和對清廉正直的追求。詩中以苦筍作為隱喻,表達了他的堅貞不屈和不愿妥協的品質。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主人公脫去褐衣、享受溫泉浴的場景,展現了他的高潔情操和對自我凈化的追求。水中的蒼玉一般的筍,象征著主人公的清廉和高尚品質。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主人公氣節嚴肅、習慣嘗試志士的膽量,表達了他對志士精神的追求和對正義的堅持。與此同時,他對朝廷的肉食感到厭惡,對官場腐敗的現象表示不滿。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西湖美景和夜晚的冰冷席來烘托主人公的高尚品格。他的可人之處如同西湖美景,而他在清冷的夜晚鋪荷葉的行為,則凸顯了他不同凡響的品性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主人公心知不宜過于放縱快意,然而在這世間卻無法擁有如此風光月色。這是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理想的追求之間的矛盾。主人公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品格,但卻無法擺脫塵世的紛擾和不完美。
整首詩通過對主人公的描寫,展現了他的高尚品質、對清廉正直的追求以及對現實的無奈。同時,通過西湖和夜晚的冰冷席的意象,賦予了詩歌一種靜謐和寂寥的意境,使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追求的困境。
“此君可人如西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sǔn
苦筍
lín xuān jiě hè cì tāng mù, yī jié liǎng jié shuǐ cāng yù.
臨軒解褐賜湯沐,一節兩節水蒼玉。
qì yán guàn cháng zhì shì dǎn, gé gāo yàn shí tài guān ròu.
氣嚴慣嘗志士膽,格高厭食太官肉。
cǐ jūn kě rén rú xī hú, hé biān bīng diàn sān gēng pù.
此君可人如西湖,荷邊冰簟三更鋪。
xīn zhī shuǎng kuài bù yí guò, nài cǐ fēng yuè rén jiān wú.
心知爽快不宜過,奈此風月人間無。
“此君可人如西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