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應說乃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兒應說乃翁”全詩
蓬聲疏密雨,燈影往來風。
我正思吾母,兒應說乃翁。
擁衾天未曉,此味與誰同。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水宿》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宿
分席眠鷗渚,
廬山夢已通。
蓬聲疏密雨,
燈影往來風。
我正思吾母,
兒應說乃翁。
擁衾天未曉,
此味與誰同。
譯文:
分開床榻,在鷗渚上眠著,
夢境中已經到達廬山。
草席上雨點密集而稀疏,
燈光在風中來回搖曳。
我正在思念我的母親,
兒子應該向父親敘說。
擁著被褥,天還沒有亮,
這種滋味與誰共同體驗呢?
詩意:
《水宿》描繪了作者在夜晚分開床榻,在鷗渚上過夜的情景。他在夢境中到達了廬山,似乎置身于山水之間。雨點在草席上輕重不一地落下,燈光在風中搖曳。作者思念母親,也想與父親交流心情。在黑夜中,他擁著被褥,天色尚未破曉,他感嘆這種幽靜的境地,不知與誰共享。
賞析:
《水宿》通過描繪夜晚的情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鷗渚、廬山、雨聲、風影,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寂寥的氛圍。同時,通過表達對母親和父親的思念,反映了家庭情感的溫暖和牽掛。詩中的擁衾天未曉一句,展示了作者在黑暗中對未來的期待與迷惘。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使人產生共鳴,引發讀者對親情、孤獨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兒應說乃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sù
水宿
fēn xí mián ōu zhǔ, lú shān mèng yǐ tōng.
分席眠鷗渚,廬山夢已通。
péng shēng shū mì yǔ, dēng yǐng wǎng lái fēng.
蓬聲疏密雨,燈影往來風。
wǒ zhèng sī wú mǔ, ér yīng shuō nǎi wēng.
我正思吾母,兒應說乃翁。
yōng qīn tiān wèi xiǎo, cǐ wèi yǔ shuí tóng.
擁衾天未曉,此味與誰同。
“兒應說乃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