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頤常逐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朵頤常逐逐”全詩
靜晝青竹筍,深春黃栗留。
覺圓熏穟直,夢破茗華浮。
為問連山易,床頭好在不。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鍾惠叔轉示趙臨安兩山堂諸公詩刻隨喜二首》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鍾惠叔轉示趙臨安兩山堂諸公詩刻隨喜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朵頤常逐逐,觀復自休休。
靜晝青竹筍,深春黃栗留。
覺圓熏穟直,夢破茗華浮。
為問連山易,床頭好在不。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兩山堂趙臨安的生活場景,并表達了他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詩中以自然景物和心境的變化,表達了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和感受。通過細膩的描寫,詩詞傳達了一種深邃的意境和哲理。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優美的意象和巧妙的語言表達,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以下是對每句詩句的具體賞析:
朵頤常逐逐,觀復自休休。
"朵頤"指的是吃東西的樣子,"逐逐"表示一直不斷地,"觀復"意為觀察到再次,"自休休"表示自己停下來休息。這句詩描繪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追求滿足,但同時也明白到觀察和休息的重要。
靜晝青竹筍,深春黃栗留。
"靜晝"指的是寧靜的白天,"青竹筍"和"深春黃栗"則是對春天自然景物的描繪。這句詩通過對竹筍和栗子的顏色和季節的描述,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永恒。
覺圓熏穟直,夢破茗華浮。
"覺圓"指的是覺醒的月亮,"熏穟直"表示香氣直上,"夢破茗華浮"描繪了夢境破碎的情景。這句詩通過對月亮、香氣和夢境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幻象和短暫。
為問連山易,床頭好在不。
"為問連山易"是在思考連綿的山脈是否容易相連,"床頭好在不"則是在思考床頭上的情況是否良好。這句詩表達了對人生選擇和境遇的思考,同時也帶有對自身生活環境的關切。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細微變化和感受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自然的觀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詞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領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朵頤常逐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huì shū zhuǎn shì zhào lín ān liǎng shān táng zhū gōng shī kè suí xǐ èr shǒu
鍾惠叔轉示趙臨安兩山堂諸公詩刻隨喜二首
duǒ yí cháng zhú zhú, guān fù zì xiū xiū.
朵頤常逐逐,觀復自休休。
jìng zhòu qīng zhú sǔn, shēn chūn huáng lì liú.
靜晝青竹筍,深春黃栗留。
jué yuán xūn suì zhí, mèng pò míng huá fú.
覺圓熏穟直,夢破茗華浮。
wèi wèn lián shān yì, chuáng tóu hǎo zài bù.
為問連山易,床頭好在不。
“朵頤常逐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