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何故枯松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前山何故枯松上”全詩
前山何故枯松上,半月巢空鶴不歸。
分類:
《即事君子堂五首》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即事君子堂五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點雌黃改自詩,
苧衣不著著蕉衣。
前山何故枯松上,
半月巢空鶴不歸。
詩意:
這首詩詞由五首組成,描繪了一種詩人對時局變遷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人通過自己的創作表達對現實的觀察和感慨,同時也反映了他自身的處境和內心的追求。
賞析:
首句“自點雌黃改自詩”,意味著詩人自己點燃起了內心的激情,改變了原有的詩篇。這里的“雌黃”可能指的是一種有毒的植物,象征著不健康和消極的因素。通過改編自己的詩篇,詩人試圖擺脫消極的影響,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
第二句“苧衣不著著蕉衣”,表達了詩人的自強不息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苧衣是一種粗糙的衣物,而蕉衣則是一種華麗的服飾。詩人意味著他不愿意沉溺于富貴與華麗的追求,而是選擇了樸素和真實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前山何故枯松上”,描繪了一幅凄涼的景象,枯松象征著破敗和衰落。這里的“前山”可能指的是詩人所處的環境,他對環境的變遷感到困惑和失落。
最后一句“半月巢空鶴不歸”,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親情的思念和失望。半月象征著友情的減弱,巢空鶴不歸則暗示了親情的疏遠。詩人在這句中表達了孤獨和無依的情感。
整首詩詞通過對現實的觀察和自身的感悟,表達了詩人對時局和生活的思考。他試圖通過改變自己的創作方式和追求真實的生活方式來超越困境。同時,詩中還透露出詩人對友情和親情的珍惜和思念。這首詩詞既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變遷,也體現了詩人對內心境遇的獨立思考和追求。
“前山何故枯松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jūn zǐ táng wǔ shǒu
即事君子堂五首
zì diǎn cí huáng gǎi zì shī, níng yī bù zhe zhe jiāo yī.
自點雌黃改自詩,苧衣不著著蕉衣。
qián shān hé gù kū sōng shàng, bàn yuè cháo kōng hè bù guī.
前山何故枯松上,半月巢空鶴不歸。
“前山何故枯松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